华夏时报记者 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近年来,上海医药的整体发展节奏逐渐放缓,曾经稳健的增长态势面临新的压力。作为工商一体型药企,其核心的工业板块遭遇经营瓶颈,商业板块与工业创新之间的资源分配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创新战略间找到平衡,成为公司转型路上亟待破解的难题。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在合规管理层面的漏洞不断显现,旗下子公司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反映出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管体系存在明显短板。近期治理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其内控有效性的质疑,合规风险已成为制约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变量。
业绩增速新低
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上海医药实现营收2150.72亿元,同比增长2.6%。
如此低的增速是近些年表现“最差”的一次。据Wind统计,上海医药2021前三季度、2022前三季度、2023前三季度、2024前三季度、20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4.72%、8.47%、13.11%、6.14%、2.60%。
与低迷的营收增速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了51.4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6.96%。
但这样的高增长似乎并不能使投资者高兴起来。
这组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利润结构的深层裂痕——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5.56%。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对和黄药业核算方式由权益法转为子公司并表,产生了一次性收益。
剔除这部分与公司实际经营无关的利润后,上海医药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26.99亿元,同比减少了26.79%。
而且,这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5.99亿元,同比下滑38.94%、环比减少28.38%。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这项数据下滑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亿元。
不仅如此,投资者还要注意上海医药的毛利率下滑问题。
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末,这家公司的销售毛利分别为14.3%、13.23%、13.14%、12.04%、11.13%、10.42%。
由此可见,这组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较为关键的数据,近5年来,每年都在下滑。
这很可能是其医药工业板块遭遇经营压力所导致的。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181.64亿元,同比下降0.66%,主要由于部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