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修健
经济上半年成绩单7月15日公布,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日前,上海、浙江、湖南、江西、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陆续通过会议、调研和文件等形式,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各地部署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紧盯”。
“要紧盯半年结好账”,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7月2日在娄底市调研时强调,全省各地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
7月4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他强调,要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强化超常规举措、创造性执行、有组织攻坚,巩固增强全省经济以进促稳良好态势。
二是“承上启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承上启下的一年。三季度则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期。
毛伟明强调,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时期。要跑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
6月底,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在主持召开设区市市委书记座谈会时强调,要奋发有为做好三季度工作,加快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例会强调,三季度是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黄金期、攻坚期,要加强分析、强化督导,分类施策、聚力攻坚,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确保全面实现时序进度。
7月11日的浙江省政府党组第54次会议暨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14日上午,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近期,多个地方围绕外贸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新疆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布局加工贸易、优化外贸结构、拓宽国际市场等方面发力。
浙江要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千方百计稳订单拓市场,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立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安徽将强力推进外贸突围,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加快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吉林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丰富消费业态、创设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供给,挖掘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将加大消费促进力度,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服务消费需求。
江西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扎实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多措并举促进服务消费、文旅体消费,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更大力度提振消费市场。
浙江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精准发放消费券,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值得关注的是,“苏超”火爆也助推文旅消费效应显现。
7月15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在参加中新社国是直通车“2025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时表示,当前居民家庭对消费品质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对高品质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显著增长。
近日,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等赛事相继开赛。
金华市市长张健在专题研究体育赛事工作时提出,要以赛为媒促进消费,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把赛事经济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将运动场上的酣畅淋漓与美景、美食结合起来,深化文体旅商农等多业联动。
浙江城市篮球联赛杭州赛区工作部署会上,杭州市市长姚高员指出,要结合赛事活动策划好“文商旅体农”融合场景,全力呈现“比赛最精彩、组织最有序、观众最活跃、活动最丰富、宣传最火爆、服务最有温度、拉动经济最有效”的篮球盛宴。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江西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省市县三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作用,确保实现全年1.2万亿元左右的投资目标。
吉林要扩大有效投资,做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跑出项目投资建设“加速度”。
浙江将加大力度促进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结构,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新疆要用好“六重清单”和重大项目建设“十大机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科学谋划一批更具牵引力的重大项目。
“投资于人”、服务民生
上海要用好用足经济政策措施“工具箱”,切实强化项目牵引,撬动更多发展增量;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扎实推进民心工程、民生实事。
湖南将以开展民生补短提质攻坚为抓手,办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
浙江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做好就业稳岗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