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房卡的概念,房卡是一种虚拟商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房间的使用权,玩家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房间内的玩家需要消耗相应的房卡才能进行游戏。
目前,高朋联盟的渠道是可以购买房卡的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8355042。具体购买方式如下:
2.通过网站购买:牛牛房卡制作链接进行购买,选择所需要的房卡数量和支付方式,即可完成购买。
无论是哪种购买方式,都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购买了房卡之后,我们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具体分享方法如下:咨询房/卡添加微:88355042
2.在房间内,点击房卡数量后面的分享按钮,可以将房间链接与房间密码分享给好友,好友通过链接和密码即可加入房间进行游戏。
1.选择适合自己的房间:不同的房间规则和都不同,玩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房间进行游戏。
3.注意身体健康:游戏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力的活动,玩家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购买和分享房卡是玩新大厅的必备之一,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举止,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游戏环境。
来源:市值观察
近期,西安银行公告称张成喆的副董事长和行长任职资格已获监管层批复核准。作为西北第一大城商行,近年来该行在资产质量、合规管理以及资本金方面压力凸显,张成喆在执掌后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01
老将“扶正”
行长空缺一年后落定
张成喆走马上任西安银行行长,也给该行管理层更迭暂时画上了句号。
近年来,西安银行的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2023年在原董事长郭军到龄退休后,前任行长梁邦海于2024年7月晋升为董事长,此后行长一职暂由梁邦海代理,直到张成喆上任职位空缺已超一年。
在张成喆到来之前,梁邦海还曾兼任董秘一职,身兼董事长、行长和董秘三个重要管理层职务,一度被称为“最忙董事长”。
与梁邦海从平安银行空降的情况不同,张成喆是从内部提拔而来,实属本土资深老将。
自张成喆职业生涯开启后便在西安银行任职,曾担任城北支行、城东支行及市场营销部、公司金融部等多个分支行和业务部门一把手,一线工作经验较为丰富。
自2016年8月起,张成喆开始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分管财务板块,在“扶正”之前已任职9年。
除了核心管理层变动之外,近年来西安银行包括副行长、行长助理等多位高管也出现了变更。就比如今年5月前副行长管辉与行长助理王星双双递交辞呈,二者于2023年3月通过市场化竞聘进入该行,任职仅两年多。
值得一提的是,管辉和王星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工作,履历都颇为光鲜,其中管辉曾在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南农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任职,主要覆盖风险管理、金融市场、资管业务等领域。
对于两位市场化招聘的人才,尤其是前副行长管辉,西安银行更多或是希望推动在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等相关领域的改革,但较短的任职时间也不免让市场产生猜想。
除此之外,西安银行离职的高管还包括原董秘石小云、原副行长黄长松、董事梁永明、曹慧涛等。
今年以来,尽管西安银行的收入增长表现抢眼,但对股价并没有多大提振效果。
02
晋升西北第一城商行
难改股价低迷
近些年围绕“西北第一城商行”头衔的争夺较为激烈,此前一直被兰州银行占据,2024年以来随着西安银行在业绩及资产规模后来居上,尤其是上半年5391亿的总资产完成了对前者的赶超,也顺理成章拿下了这一光环。
从业绩上来看,西安银行在2023年前的增长并不快,2022年甚至录得双降的局面,之后才逐步好转,到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速甚至达到了43.7%,主要是息差收入以及投资收益增长的功劳。
就比如在商业银行传统的息差业务上,上半年该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了59.92%至38.98亿,是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推手,由此也推动了净息差的显著回暖,上半年1.7%的数据相比2024的1.36%明显提升。
要知道近年来行业净息差下行是商业银行业绩承压的重要因素。据中邮证券研究,2025年上半年A股所有上市银行的净息差为1.35%,相比2024年再次下降了0.12%,延续了下滑趋势。西安银行的大幅反弹已经显著跑赢了行业。
而西安银行的息差收入表现主要得益于成本管控以及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需要强调的是,西安银行净息差的反弹并不是信贷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上半年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收益率为4.7%,相比2024年的4.76%仍然在下滑,但降幅已经趋缓。
在规模上西安银行加大了信贷资产投放,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916.87亿,环比2024年末增长了22.94%,也使得利息收入增长了14.25%。
同时,负债端西安银行利息支出的下滑对利息净收入也起到了助攻作用,上半年同比下降了7.07%,一升一降间极大提振了该行的息差业务。
西安银行上半年的收入增长固然值得称赞,但股价并没有表现过多惊艳。在8月28日财报公布后次日曾录得涨停,此后又逐渐震荡回落。
并且自2024年至今在银行板块的大幅回暖之下,该行的股价涨幅尚不足30%,明显落后板块。拉长时间来看,自2019年西安银行上市至今股价从最高点跌幅已经超过六成,市值缩水超330亿,甚至还没有收复4.68元/股的发行价。
上半年该行业绩对股价提振效应有限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增长持续性的疑虑,净利润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同比仅增长了8.41%至14.52亿,远没有收入那般亮眼。
究其原因,是西安银行在资产质量和合规管理上存在漏洞,较高的信贷减值明显拖累了盈利。
03
资产质量仍是道难关
在当前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下,资产质量更能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色。而在西安银行年内收入大增的背后,风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该行的不良贷款率总体呈现逐步抬升的趋势,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由1.18%增长至1.6%,位居17家A股上市城商行第4位。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的重组和逾期贷款规模的增长也较为迅速,以逾期贷款为例,上半年环比2024年末增长达45%至88.99亿,而2023年和2024年的增速分别为2.2%和20.47%。
逾期贷款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西安银行趋于恶化说明风险敞口正在暴露,也是该行信贷减值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西安银行计提的信贷减值损失达28.27亿,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103.03%,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净利润的增长空间。
而这也正是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担忧之处,由于西安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拖累盈利,资产规模的高增长也会因之减缓。
另外,西安银行还曾多次上榜监管层的处罚榜单,涉及支付结算、反洗钱、信贷和员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就比如2024年12月就曾因违反支付结算、反洗钱及征信管理等规定被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379.2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也被给予了罚款处理。
也就在同一月份,时任西安银行健康路支行行长秦江因信贷业务违规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监管部门处以终身禁止从业的处罚。
另外,西安银行还曾经因管理层的超期服役问题被监管层责令改正。一系列的违规说明该行的内控管理仍有待加强。
西安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也逐渐面临资本金压力。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6%,相较2021年前超12%的水平明显下滑。
显而易见的是,上半年西安银行收入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资产规模的贡献,但核充率的下滑意味着未来增速将面临限制,也加大了融资的紧迫性。
随着西安银行新行长就位,加强内控治理首当其冲。对商业银行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资产质量做支撑,收入的高增长大概率将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