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昌10月20日电题:世界VR产业大会观察:智能沉浸交互赋能千行百业
中新社记者吴鹏泉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VR(虚拟现实)与AI(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千行百业中催生无限可能。
10月19日至20日,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场全球VR领域的盛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展现“VR+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图景。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VR与5G、AI、元宇宙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赋能工业、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催生出虚拟演播室、虚拟试衣间、VR远程手术、智能远程巡检等虚拟现实融合新场景新模式,加速规模化应用。
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七届VR/AR(增强现实)产业博览会上,众多前沿技术成果集中亮相,科技魅力尽显。AI赋能VR新体验,头显设备成焦点。
在博览会现场的上海诠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展区,中新社记者体验了8K沉浸式高仿真MR(混合现实)飞行模拟器。戴上MR头显设备,“踏入”飞机驾驶舱,机身颠簸的触感通过模拟器传递而来。
“设备采用高精度眼动追踪与注视点渲染技术,系统集成AI行为分析,实现智能交互。”上述公司董事长林琼介绍,该设备适用于仿真模拟训练,包括飞行、高速驾驶、医学教学等多种沉浸式培训与评审场景。
可以预见,生成式AI技术将推动内容从“人工建模”迈向“智能生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卡通形象的AI数字人,吸引不少观众与之对话。“这款数字人应用融合了AI和全息显示技术,集成多种主流问答模型,具备实时学习和场景适应能力。”中国联通虚拟现实项目经理吴欣远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已应用于江西省博物馆导览、江西省科技馆展厅讲解等服务。
“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将带来广阔空间,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投入,从而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怀达认为,VR与AI的融合发展,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协同共建。通过强化产业协同、机制贯通、赋能带动,构建“技术共生、商业共融、价值共创”的产业联合体。
VR的沉浸体验与AI的实时智能深度交织,引爆算力需求。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表示,传统超算正向数据模型驱动的智能形态转型,“超智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陈怀达说,要重点升级面向VR的算网融合体系,打造“云网智算”一体化能力,实现超低延迟的实时响应、超高带宽的传输支撑、云边协同的智能调度。
谢少锋表示,工信部将紧抓VR与AI、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融合创新、优化产品供给,强化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拓展行业应用、完善产业生态,加强对外交流、推动国际合作,持续推动VR产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