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7日),《逆水寒手游》国际服在海外各大平台正式上线,登陆海外多个地区的Apple Store和谷歌商店,同时还上架了Steam开启宿命相逢服务器。
国际版取得的初步反响也相当不错,在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问鼎了免费榜首。此前《逆水寒手游》国际版就官宣了1000万的预约量,有这个表现也不令人意外。

相较之下更令陀螺感兴趣的是,自《逆水寒手游》国际版内测以来,海外玩家给出了许多正面的评价,除了对游戏本身品质的肯定,不少还展现出了对游戏里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讨论范围从传统服饰、山水建筑再到武侠风情不一而足。

众所周知,MMO品类、特别是F2P产品,在海外玩家群体中长期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肝、氪,数值导向等等,这些标签在近几年其实也没怎么得到改善,就更别提要在内容文化的调性上受到关注甚至褒扬了。

人民网报道了《逆水寒手游》全球版上线的文化出海影响力
那一上线就让这么多海外玩家见识到了国风的魅力,《逆水寒手游》又是怎么做到的?
用国风与内容,“掀翻”海内外玩家的MMO认知
实际上,海外玩家群体对《逆水寒》内容调性的认知和青睐,此前已现端倪。
在今年6月的日本TGS(东京电玩节)上,《逆水寒》搭建起的国风展台就成了整个展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玩家的关注。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10月Steam新品试玩节期间,《逆水寒手游》上线了国际版的试玩Demo,外网就有不少油管主播称赞其游戏体验明显区别于过往MMO,在各种细节表现上相当出色等等,对游戏正式上线后的表现报以很高的期待。

“被《逆水寒手游》的细节惊艳”
如果我们仔细盘一盘《逆水寒手游》今年以来的发行动作,以及这款游戏越来越独特的游戏与文化基因,会发现会获得这样的积极反响,其实也不奇怪。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都知道《逆水寒手游》擅长“整活儿”吸引玩家关注,但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们懂玩家、知道玩家爱看什么。
而在出海的推广上也是如此。你会看到,《逆水寒》将国风特色营销出去的思路很大胆也很清晰。像是上次的TGS,当他们选择在一众二次元风格的游戏展台的包围中,架起来一个装潢古色古香又独具中国文化气息的巨大舞台,谁看到了不都得多留意两眼?

而在展台的设计细节、Coser的造型和各种互动节目玩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乐趣也被巧妙地运用其中,舞台造型、舞蹈编排、汉字书法、抛绣球等等,都在呈现中国传统文娱文化的闲趣和雅兴。

同样,《逆水寒手游》最近在国际版本的对外推广上也有巧思。临近国际版上线,他们在涩谷做了一次线下大屏推广,为古风气质和妆容的游戏角色换上现代化服饰,把形象融入了潮流之都来来往往的年轻群体之中,既张扬又自然。

面向泰国市场,《逆水寒手游》又邀请了国民级的演员“小水”助力,使其以地地道道的武侠风出镜。

其实你会发现,不管是怎样的推广方式,他们对游戏文化传播的理解始终包含着一个关键,即依托具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文化地点、人物或标志物,把包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游戏内容自信大方地呈现出来,自然而然地吸引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的关注。
其次,《逆水寒手游》以国风为特色的发行思路吸引海外玩家的背后,游戏本身的玩法与内容厚度不可或缺。毕竟游戏作为一种互动媒介,若没有优质的产品体验作为基底,游戏内容与文化的传播也无从谈起。
从这次国际版本玩家的内测和上线初期反馈来看,许多长期浸泡在传统MMO的玩家,已经很快感受到了《逆水寒手游》的不同之处——多元的开放世界玩法、动画镜头的表达、追求肝氪平衡的设计,AI加持的技术创新等等。

“动画转场做得很棒”
就像评价里一个有着23年MMO游戏龄老玩家指出,“这款游戏放松、有趣”,其实对应着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闲情逸致。能够被玩家用Cozy Game(一种主推轻松愉快体验的游戏类型)来形容游戏体验的MMO,在海外的确非常少见。
不仅如此,AI加持下活灵活现的NPC、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设计...这些技术上的创新和丰富的人文细节,其实都被玩家看在了眼里。

《逆水寒手游》在国内上线两年多时间,很多玩家已经渐渐习惯了它弹性高、去班味的自由玩法,量大管饱式的更新速度、走在行业第一线的玩法革新,甚至将其作视作了一个“一站式覆盖”的游戏平台。

新版本中的「瀚海夺珍」模式是摸金玩法
但不得不说,这种追求玩法的开放和新意的思路,对许多海外MMO玩家而言的确相当新奇,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中国风MMO的魅力。
此外,《逆水寒手游》还有一个有潜力的长板:内容。
现今,《逆水寒手游》越来越注重内容的打磨和传播的影响力,这其实在MMO中非常罕见。例如最近一次新版本发布的PV《十三元凶:生死弈》,就在玩家群体和不少圈外用户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了900万,成为官号里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我们所看到的“好的内容”,源于创作团队对画面、运镜、音乐和台词各方各面的打磨,而这些事物对受众的感染力其实不分国籍,在传达情感上具有共性。随着越来越多国际服的玩家深入到游戏当中,注意到这个款游戏的内容厚度,《逆水寒手游》呈现的国风武侠式故事,想必也会越来越得到欣赏和喜爱。

总的来说,《逆水寒手游》这次国际版上线在文化推广上取得的惊喜表现,的确源于游戏独特的玩法体验和定位,再加上制作组具有前瞻性的对内容的重视,未来或能让越来越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正是玩家对游戏内容、形式的表达所给予的认可,都会变成对IP本身的认同感,这也能让《逆水寒手游》积攒更多资本,去做一些与众不同的尝试。
“无死角”的营收模式,与年轻玩家同频
实际上,《逆水寒手游》这两天惹人注目的新动作不仅是上线国际服,今天(11月8号)的抖音直播带货,《逆水寒手游》刚开播不久就空降带货总榜第一名。

尽管这两件事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如果从长线角度来看,却反映了《逆水寒手游》的一个现状和发展的战略:这款游戏的营收模式版图,正在一点点被补全。
如果是《逆水寒手游》的老玩家,或许多少都会了解到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做直播带货了,再加上这次国际版的推出,《逆水寒手游》其实已经打开了相当丰富的营收渠道:海外发行、直播带货、PC桌面版、平台Steam、周边商城等等。

《逆水寒手游》Steam版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逆水寒手游》在MMO品类中处于头部位置,上线以来也一直位于iOS畅销榜前列,一般的MMO产品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就可以进入“养老”状态了,为什么他们一定要花这么多精力,去做这些并不轻松的事情?
真要说起来,原因其实还真不少。但最核心的可能只有一点,有需求,就有供给。
这两年,我们能肉眼可见的看见《逆水寒手游》在产品端的巨大变化:内容、玩法和用户体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与两年前刚上线时的形态相比,几乎都称得上是两款游戏了。但也因此,《逆水寒手游》IP化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而随着《逆水寒手游》IP有了越来越期的号召力,玩家与游戏之间的连接需求也在随之膨胀,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诉求,比如更丰富的周边和谷子,更多走进他们生活的线下联动,更多样化的游戏场景,以及更方便的消费渠道等等。
因此《逆水寒手游》去打通这些渠道,不仅是产品本身现在有了充盈的资本去拓展收入,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在顺应玩家越来越丰富的需求。
比如今年推出的《逆水寒手游》PC桌面版,其实就在开发制作上下了大功夫,不仅支持全景光追等图形技术,更新的端游式UI设计也达到了端游的一线标准,相对的也得到了很多玩家的认可和付费支持。
玩家在社区讨论《逆水寒手游》PC桌面版的画质
再换个角度说,《逆水寒手游》洞察到的其实也不只是玩家主观意愿上的需求,同时也是客观上的趋势:在打好了品牌号召力的基础上,去拓展各种各样的收入渠道,本身就非常符今天的代年轻玩家群体的消费偏好,也让让游戏品牌与玩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拿《逆水寒手游》连续两年都异常火爆的抖音直播带货来说,抖音等平台的直播带货虽然热了好多年了,但游戏厂商和团队大规模入局,说起来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而《逆水寒手游》可能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一批。
在去年,《逆水寒手游》就已经在抖音直播间开启过一次带货,首场就拿下了2500万的销售额,让许多人再次见识游戏直播带货的巨大潜力和玩家群体的热情。

最后再退一步讲,其实放眼现今任何一个长寿的文娱IP你都会发现,丰富的收入组成正是它们长盛不衰的重要特征。《逆水寒手游》充分挖掘迅速发展起来的IP价值、积极推进多元的收入模式,无疑也是这款产品能奔向长线的重要一步。
结语
再回过头来看《逆水寒手游》全球版本的上线,会发现它的确展现了这款产品不同于传统MMO的野望。
在过去,MMO产品往往是受众群体十分固定、高度依赖高ARPU付费模式的典型品类代表。对比之下,《逆水寒手游》才刚上线两年,无论是选择押注深度的内容体验,还是迅速推动多元收入模式的发展,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甚至说相当超前的发展路线。
但事实也证明,凭着这种战略,伴随着全球版的上线,《逆水寒手游》不仅继续扩大受众群体,还在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出海上又迈出了一步;而在多元收入业务上取得的成果,不仅意味着收入的增长,也显示出其与当代的年轻人的步调保持了高度一致。
这再次印证,《逆水寒手游》不只是想做品类的头部产品,而是想去突破品类的限制,去探索自身的上限在哪里。
对此,我们也拭目以待。
招游戏产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