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近段时间公募行业迎来监管政策密集落地期,包括《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在内的一系列文件相继下发,围绕业绩比较基准规范、投资风格管控展开,旨在纠治“风格漂移”问题,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初心,构建更规范透明的行业生态。
面对改革的深入推进,基金公司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全面投身新规学习研讨、意见反馈与落地筹备工作。记者了解到,各家机构纷纷组织产品、投研、风险合规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系统梳理新规对业务实操的影响,一方面积极认同新规对行业长期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业务实际,聚焦基准调整、投研适配、考核机制等关键环节,审慎梳理实操痛点与优化建议,全力确保反馈意见贴合监管导向与业务实际,为新规平稳落地与行业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的征求意见需在11月15日之前提交反馈,而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操作细则的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11月29日。
有基金管理人对记者表示,在新规推动下,基金公司将强化投研团队建设,搭建梯队化人才培养机制,降低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投资策略上紧扣基准核心特征,更加强调精细化运作,资产配置更强调与基准的匹配性;同时,加强平台的投研支持、风控体系与长期考核机制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其成为基金经理坚守风格、稳健运作的重要支持,为“基准锚定+超额收益”提供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025年10月3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关键举措,此次新规旨在提升投资风格清晰度,纠治“风格漂移”问题,引导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初心,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回报。新规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约束、评价作用,健全多道防线,明确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要求管理人建立全流程内控机制,将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薪酬考核紧密挂钩。
紧接着,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及运作说明下发,基准库分为一类库(69只指数)和二类库(72只指数),采取动态管理机制,为基金管理人选择业绩基准提供清晰参考框架。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