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在涪陵开幕。这场技能盛会,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梦想的绽放。
在这里,25个竞赛项目和2个邀请赛项目将同步展开。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将用双手诠释“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用汗水浇灌职业人生的无限可能。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技能全开,全场打call”专栏,带您走近这些身怀绝技的参赛选手,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巫溪的老鹰茶,非遗工艺制作,喝一口满嘴清香!”镜头前,袁波正热情洋溢地向直播间观众展示手中的茶叶产品。
这不是普通的直播场景,而是袁波为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精心准备的展示内容。
这位来自巫溪县的90后小伙,用直播电商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他的直播营销号粉丝已达53.6万,带动腊肉香肠总销量超500万。
袁波用直播电商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受访者供图
一场意外爆单开始的助农之路
2020年的那个夏天,袁波的人生轨迹因一场意外的直播而改变。
原本只是想推广自己企业门店服务的他,在粉丝的强烈要求下,尝试了人生第一场农产品专场直播——奉节县鹤峰乡芦花鸡。
“当时听说这家养殖基地的土鸡和土鸡蛋都有有机食品认证,品质特别好。”袁波回忆道。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场直播一举突破“10万+”销售额,创下了他当时的最好成绩。“看到直播间里粉丝们对优质农产品的热情,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我要走的路。”
这次成功让袁波找到了事业新方向。
他毅然决定扎根农村,开始系统性地寻找优质农产品。
2021年至2022年间,他在奉节县兴隆镇太和乡带动当地玉米、辣椒销量几十万斤,水果销量超百万斤。
2023年,他转战城口县庙坝村,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帮助当地销售生猪几百头。
但最让袁波难忘的,还是2023年帮助奉节县农民解决辣椒滞销的经历。
“那年收购商突然不来了,红彤彤的辣椒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从没卖过辣椒的袁波,硬是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产品特性,设计营销方案,最终通过直播将滞销辣椒全部卖出。
“虽然这场直播我没赚钱,但看到老乡们朴实的笑容,那种成就感是金钱买不到的。”
在巫溪县胜利乡,袁波创下单场直播千单的佳绩。受访者供图
一个助农品牌的成长之路
2022年,袁波迈出了关键一步——创立个人品牌《七吖仔》。
“我们注册自己的品牌就是为了保证品质。”袁波解释道,“只有自己亲力亲为的产品,我才有信心推广。”
他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把利润空间留给消费者,这种经营理念让他的产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与品控一直是行业难题,袁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解决方案。“我们所有猪肉都是现杀现做,一次能做多少就去乡下拉多少头猪。”
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既保证了产品新鲜度,又解决了仓储难题。随着销量增长,他又创新性地采用“单量高了物流就上门拉货”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2025年,袁波的事业迎来新的飞跃。
他成立了《巫溪渝领网文化传媒》,从单打独斗升级为团队作战。
“现在有当地政府把关品质,我们卖得更放心了。”袁波坦言。
在巫溪县胜利乡,他创下单场直播千单的佳绩,秘诀就是“真诚”二字:“让真正的山货走出大山,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把好产品变成钱。”
一次展示直播的真功夫
即将在涪陵区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袁波将以互联网营销师的身份参赛。
他选择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鹰茶”作为展示主题,这既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也是对助农理念的传播。
“达人靠人设、电商靠资本。”袁波这样总结农产品直播的独特性。
三年来持续带货芦花鸡、扎根农村基地的经历,让他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助农过程中遇到的物流成本、产品标准化等难题,都转化为他宝贵的实战经验。
“直播电商对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是助力企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获得巫溪县“云上推手”称号的袁波,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地政府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吃住行安排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助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