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茅台”排队上市,这一现象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掀起了狂潮。以往,茅台似乎与年轻人关联不大,但如今,它却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视野。排队上市的场景,彰显着年轻人对这一品牌的认可与追捧。谷子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让茅台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属。资本的狂热追逐,不仅体现了市场的敏锐嗅觉,更反映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这股浪潮,将对整个消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开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
“年轻人的茅台”排队上市
【“年轻人的茅台”排队上市】2025年5月,港股市场迎来“谷子经济”概念股的集体狂欢。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企业股价飙升,市值突破2600亿港元,甚至超越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布鲁可、卡游等企业紧随其后,排队冲刺资本市场。这场由“Z世代”消费力驱动的IPO盛宴,让“年轻人的茅台”成为资本市场的最新热词。泡泡玛特的崛起堪称“谷子经济”的教科书级案例。2025年5月15日,其股价盘中一度突破200港元/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较2024年初的低点16港元/股涨幅超10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核心IP“Labubu”的全球爆火。在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的线下门店,消费者为抢购最新款Labubu 3.0搪胶毛绒玩具大排长龙;二手交易平台上,原价99元/盒的盲盒被炒至2300元,溢价超20倍。泡泡玛特通过孵化SKULLPANDA、AZURA等自有IP,将盲盒生意升级为“情感消费帝国”。截至2025年,其会员数超3400万,复购率高达50%,被股民称为“年轻人的茅台”。
泡泡玛特的成功并非偶然。2022年起,公司开始多元化布局:推出毛绒玩具、MEGA大娃等新产品线;在泰国、新加坡等地开设海外首店,吸引千人排队;与泰国顶流女星LISA联名,掀起病毒式传播。这些举措让泡泡玛特摆脱了“盲盒依赖症”,成长为一家覆盖全品类的潮玩巨头。
泡泡玛特的暴涨点燃了资本对“谷子经济”的热情。2025年1月,拼搭玩具企业布鲁可登陆港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82%,总市值超260亿港元,超额认购达6000倍。其背后站着高榕创投、君联资本等明星机构,上市前累计融资17.87亿元。
另一家卡牌企业卡游亦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卡游以《奥特曼》《叶罗丽》等IP卡牌为核心产品,2024年毛利率达67.3%,营收与净利翻倍增长。红杉资本、腾讯资本为其股东,并签署了2026年的上市对赌协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被曝计划分拆上市,募资约3亿美元;万达电影宣布投资潮玩品牌52TOYS,后者或于2025年递表港交所。一场“谷子概念股”的上市潮,正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
与“谷子经济”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白酒巨头贵州茅台的年轻化战略频频受挫。从茅台冰淇淋到酱香拿铁,再到酒心巧克力,茅台试图通过跨界联名吸引年轻人,却陷入“奢侈品逻辑做地摊生意”的争议。
2022年上市的茅台冰淇淋,售价66元/盒,首日销量5000杯,但复购率不足20%。2025年,多地门店关闭,价格跌至10元/盒清仓促销。酱香拿铁与瑞幸联名首日销量542万杯,销售额破1亿元,但一年后在全国400多家门店下架。酒心巧克力定价堪比Godiva,却铺货至三四线城市便利店,被嘲“智商税”。
茅台的困境折射出传统品牌年轻化的深层矛盾:高端白酒的稀缺性与快消品的规模化之间的冲突,中年消费群体对品牌调性的维护与年轻人“打卡经济”之间的割裂。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茅台的跨界尝试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而非真正的战略转型。”
“谷子经济”的火爆,本质是“Z世代”消费观的升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这一代人更愿意为“悦己”“人设”“社交”付费。
泡泡玛特用户中,18-35岁群体占比超90%,他们购买盲盒不仅是为产品,更是为“抽中隐藏款”的惊喜感、为社交平台的分享欲、为IP背后的情感共鸣。这种消费逻辑与茅台等高端白酒形成鲜明对比。茅台的“金融属性”强于“饮用属性”,而谷子经济的核心是“情感投射”。当年轻人将Labubu毛绒玩具摆在床头,将SKULLPANDA盲盒作为社交货币,他们消费的已非实物,而是自我认同与圈层归属。
尽管“谷子概念股”风光无限,但隐忧犹存。泡泡玛特早期投资人蜂巧资本在股价190港元时高位套现22.67亿港元,浮盈近8倍;布鲁可上市后股价震荡,部分投资者担忧其IP单一风险;卡游依赖外部IP授权,面临版权成本压力。
更关键的是,Z世代的喜好瞬息万变。今日爆火的Labubu,明日可能被新IP取代。从泡泡玛特到布鲁可,从盲盒到卡牌,“年轻人的茅台”正在改写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这场狂欢背后,是Z世代消费力的崛起,是传统品牌年轻化的焦虑,更是新消费逻辑对旧商业模式的颠覆。当泡泡玛特市值超越开云集团,当布鲁可上市首日市值超260亿港元,一个属于“谷子经济”的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资本狂欢中保持清醒,如何在IP迭代中延续生命力,将是决定其能否成为“长跑冠军”的关键。而对于茅台等传统品牌来说,或许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放下身段,真正读懂年轻人的心。
以上就是【“年轻人的茅台”排队上市】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