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两女子竟轮流扮孕妇碰瓷多车,其行为简直令人发指。她们精心上演“双簧”戏码,以孕妇之态骗取他人同情,以此敛财达 1.5 万之多。这种恶意碰瓷的行径,不仅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她们毫无道德底线,将法律视为儿戏,最终被刑拘,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一事件警示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
两女子轮流扮孕妇碰瓷多车被刑拘
【两女子轮流扮孕妇碰瓷多车被刑拘】近日,四川峨眉山市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假扮孕妇“碰瓷”诈骗案件,两名女子通过轮流假扮孕妇的方式,在多地流窜作案,最终被警方一举抓获。2025年3月,峨眉山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在日常视频巡查中,敏锐地发现两名女子行为异常,疑似存在“碰瓷”汽车的违法行为。警方迅速向辖区派出所核实情况,经调查,确实有群众因撞到“孕妇”而赔偿了“医药费”。核实线索后,峨眉公安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模式,刑侦大队与合成作战中心围绕线索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研判。在海量视频中,刑侦民警抽丝剥茧,很快发现了异常:两名女性嫌疑人长期在峨眉城区道路流窜作案,手段极为狡猾。她们默契配合,轮流假扮孕妇实施诈骗。一人故意用手臂轻触低速行驶车辆的后视镜,制造碰撞假象;另一人则迅速化身“热心路人”,以“孕妇不宜就医、急需买药”为由,利用司机的同情心和怕麻烦心理,诱导对方私下转账通过走访多名受害驾驶员,警方发现该团伙作案手法高度相似、话术如出一辙。在固定确凿证据后,峨眉公安果断收网,成功在犯罪嫌疑人李某、纪某的住宅内将二人抓获。
经查,李某和纪某因长期游手好闲,结成诈骗团伙,在成都、乐山、自贡等多地流窜作案。在峨眉山市,她们专挑路口、小区附近的低速车辆下手。每次作案时,一人伪装成孕妇佯装被剐蹭,另一人则假意调解,以“腹中胎儿经不起折腾,需购买高价进口药治疗”为由,诱使司机私下转账。为逃避侦查,两人还刻意轮换“孕妇”角色,妄图混淆视听。短短数月,这出“双簧”戏码让她们疯狂敛财1.5万余元,所得赃款均被挥霍一空。
受害者之一的张先生回忆起自己的遭遇仍心有余悸。他表示,当天自己正常行驶在小区附近,突然听到一声响动,随后看到一名“孕妇”倒在地上。这时,另一名女子迅速上前,声称“孕妇”受伤,急需就医,但考虑到孕妇的身体状况,不宜前往医院拍片检查,建议私下协商解决。张先生出于同情和怕麻烦的心理,最终选择了转账赔偿。然而,事后他越想越不对劲,于是选择了报警。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李某和纪某的作案手法十分狡猾。她们不仅选择低速行驶的车辆下手,还利用孕妇这一特殊身份,让受害者产生同情心,从而降低警惕性。此外,她们还刻意轮换“孕妇”角色,使得警方在侦查过程中难以锁定目标。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峨眉公安通过视频巡查、走访调查等多种手段,最终锁定了李某和纪某的行踪,并将她们一举抓获。面对警方的审讯,两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目前,李某和纪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警方表示,将依法严惩此类诈骗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司机,在驾驶车辆时务必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警惕性,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求助。
此案的破获,不仅彰显了峨眉公安的执法能力和决心,也为广大司机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支持警方的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此类“碰瓷”诈骗行为,法律有着明确的惩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李某和纪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她们将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此外,这起案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碰瓷”现象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网友表示,应该加强对“碰瓷”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尝试。同时,也有网友呼吁广大司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识别“碰瓷”行为,避免上当受骗。
总之,这起两女子轮流扮孕妇碰瓷多车被刑拘的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警方的能力和决心,相信法律会给予不法分子应有的惩处。
以上就是【两女子轮流扮孕妇碰瓷多车被刑拘】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