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 节假日,带孩子出门,免不了要去逛逛商场、公园,这些地方周边,经常会设有一些小型的娱乐设施,吸引孩子们来玩。
其中有一个很刺激的运动项目,非常受孩子欢迎,那就是——
儿童蹦极跳床
它就长这样: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用户
孩子都喜欢蹦蹦跳跳,这种蹦极床可以让很多孩子感受到更多刺激,玩起来够嗨,家长也觉得能帮孩子释放精力,愿意让孩子玩一下。
但说真的,这个项目 超级危险!真的不建议带孩子玩。
蹦极床容易让孩子骨折
还可能伤害脊椎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蹦床让孩子坐进网兜里,再系好安全扣,看起来好像还挺安全的呀~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这种蹦极床利用了弹力绳 + 弹跳床的组合,弹跳床面把孩子弹出去,弹力绳再把孩子拉回来。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用户
随着过程的反复,容易让孩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容易出现几个风险:
让孩子失去平衡,极易导致四肢骨折与韧带损伤
很多小朋友都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强,而这种蹦极床的强大弹跳力,特别容易让孩子失去平衡。
一旦孩子采用不正确的姿势跳跃或者下落,就很容易导致手腕、脚踝挫伤,甚至是四肢骨折。
学龄前儿童骨骼生长板厚度仅 0.2 mm,跳跃冲击易致骨骺分离,严重的骨骺损伤还可引起患侧肢体发育障碍。
万一孩子玩嗨了,想要尝试高难度动作,如后空翻或旋转时,受伤风险更高,甚至可能导致脊柱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儿童因蹦床导致严重损伤案例,各国均有文献记录
孩子无法掌控弹跳速度,易导致头部损伤与脊柱脊髓损伤
更可怕的是,一旦弹跳速度加快,孩子根本没办法掌握,也没办法让自己快速停下来,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头部或颈椎、腰椎损伤,有些还会造成长期影响。
这种蹦极床仅会固定孩子的身体,却没有专业护具保护孩子的头颈部,这就会让孩子在固定绳的极速牵拉之下,孩身体被快速、突然的拉扯,造成头颈因惯性向后甩,导致颈椎过度屈曲,引起颈椎损伤,也就是「挥鞭性损伤」——也就是类似挥打出去的鞭子鞭尾的运动轨迹。
挥鞭性损伤常发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
这种挥鞭样损伤后果极为严重,新闻中就曾经有过孩子因此而瘫痪的案例。
除了单人蹦床
多人蹦床的安全风险也不容易小觑
除了这种蹦极床,家长们可能在游乐园、公园里还见过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种蹦蹦床,还有一些专门的室内蹦床主题乐园。
这些看起来就不会有上面提到的单人蹦床的问题,是不是就可以玩了呢?
同样不建议。
这些项目往往都是很多孩子一起玩,看起来欢乐多多,风险却一点也不比单人蹦极床小。
多人一起参与的蹦床项目,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伤害,还很容易发生碰撞。
当两个小朋友体重差 >15 kg 时,蹦床的冲击波叠加,可引发弹射效应,使体重轻的小朋友蹦得更高。
曾有实验证实:50 kg 孩子弹跳,可将 20 kg 幼儿抛起至 2 米高,这会使各类受伤的风险和导致的后果严重程度翻倍。
大部分游乐场里的蹦床区都是混龄的,不同年龄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根本没办法约束,很容易发生互相碰撞的问题。
轻则外伤、磕碰,严重甚至可能导致体重较轻的孩子,在频繁失重状态引发晕动症、摔倒后出现可脑震荡、脊柱骨折、脱位,甚至导致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任何蹦床项目都不是游戏
没有专业基础不要参与
虽然各类蹦床运动经常出现在公园、游乐场里,但它真的不是一个游戏,而是一项非常需要运动基础的专业体能项目。
AAP 甚至曾经给出过「除非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跳水或体操之类的运动训练,否则不要使用蹦床」的严苛建议。
我们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蹦床」「未成年人」「事故」,共搜出 452 篇文书,这些不是恐吓人的新闻,而是我们检索到的真实案例,可见蹦床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各种蹦床游戏(包括家用蹦床),都不适合 6 岁以下的儿童参与。
对于 6 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如果必须使用蹦床,则需要有专业教练监督,并确保每次仅有一个孩子在蹦床上活动,以减少碰撞风险。
蹦床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实际上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夏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有很多,这种风险极高的运动,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真的别去尝试了!
参考文献
[1]US AAP. Trampoline Safe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ediatrics October 2012, 130 (4) 774-779
[2]Jennifer Haderspeck. Jump on trampoline safety. AAP News October 2012, 33 (10) 15
本文专家
邓婷
合作专家
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洪攀
审核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阿童木
监制:大力
排版:刷子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