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上出现多个终止项目。
5月26日盘后,六国化工(600470.SH)公告,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投建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总投资11.94亿,投资回收期为6.55年。
时代周报注意到,该方案曾于2022年提出,后于2024年终止,今年1月六国化工再次重启该定增计划。
不过,六国化工近年来营收、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而精制磷酸的主要下游应用为磷酸铁锂电池前驱体“磷酸铁”的原材料。近年来随着产能扩张,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上出现了多个终止项目。
5月27日,时代周报致电六国化工证券部,对方表示,公司已从不同维度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决策均经充分权衡。
与万华化学子公司合作
2022年,六国化工便已开始筹划定增募资建设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彼时计划同样为总投资11.94亿,募资不超过8亿元。不过,因控股股东正筹划重大事项,该定增计划后来被中止并撤回。今年1月,六国化工重启该定增计划。
本次发行对象为包括六国化工控股股东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化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其中,铜化集团拟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本次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其余股份由其他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
该募资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8万吨/年85%湿法净化磷酸装置、5万吨/年高档阻燃剂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
精制磷酸的主要下游应用为磷酸铁锂电池前驱体“磷酸铁”的原材料。而目前六国化工主要产品包括磷肥(包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合肥、尿素、硫酸钾等化肥产品以及磷酸、氨水等精细化工产品。
现在,六国化工拥有磷酸一铵产能45万吨/年、磷酸二铵产能64万吨/年、尿素产能30万吨/年、复合肥产能15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精制磷酸产品在六国化工的业务中占比较小,其现有精制磷酸产品由位于安徽铜陵的子公司鑫克化工生产,该项目投产于2010年,已建成产能为15万吨/年。
六国化工表示,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进军,开展电池级精制磷酸的生产和销售,推动公司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材料和精细磷化工产品发展。
此次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为六国化工控股子公司湖北徽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地点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坝陵化工园区内,合作方为万华电池,万华电池系上市公司万华化学(600309.SH)的全资子公司。
六国化工认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按全部投资计算,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80%,项目投资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55年(含建设期),
根据规划,项目建成后第三年投产80%,第四年达产,达产后年产28.35万吨精制磷酸。六国化工初步计划将23.35万吨精制磷酸作为磷酸铁的原材料直接用于对外销售,剩余5万吨精制磷酸用于制备高档阻燃剂。
5月26日,上交所受理了该次募投项目申请,还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证监会同意方可实施。
产业链上多个项目终止
近年来,六国化工的营收、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75.49亿元一路降至62.51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也从1.91亿元一路降至2517.54万元。到今年一季度,六国化工实现营收16.04亿元,同比增长37.41%;归母净利润则由盈转亏,为亏损6672.55亿元,同比下滑1536.16%。
对此,六国化工表示,因所处磷化工及化肥行业周期性较强,导致近年来业绩水平波动性较大。
与此同时,六国化工近年来的资产负债率也处在较高水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6.92%,同时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六国化工表示,这是因为磷矿石、煤炭等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且需要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以及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大。而且,其目前的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积累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较单一。总体的偿债压力处于较高水平。不过,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未来仍将加大厂房、设备等方面资金投入。
随着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供需结构失衡加速。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中出现了众多项目终止的情况。
2024年4月,因磷酸铁锂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等原因,云图控股(002539.SZ)终止了15万吨精制磷酸和3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的建设;同年6月,国际实业(000159.SZ)也终止了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
而在中游正极材料方面,今年4月,LG化学与华友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摩洛哥推进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资工厂项目也将量产时间从2026年推迟至2027年。
同月7日,金浦钛业(000545.SZ)亦公告终止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钛白”)与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投资计划。
该参股公司原计划为建设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金浦钛业表示,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可行性降低,加之南京钛白资金压力,促使公司终止投资。
此外,今年4月17日,芳源股份(688148.SH)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一期包括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4.6万吨磷酸铁前驱体项目,二期包括年产4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彼时,芳源股份已实际投资9700万元用于该项目,并对项目土地进行退储处理。
对此,5月27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曾佑鹏向时代周报指出,虽然行业整体产能呈现过剩之势,但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当前仍是投建的好时机。
“近几年在动力及储能需求的带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相关原料需求仍然是维持高增速水平,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的主要困境并非需求不佳,而是由于锂价下滑,以及加工费下移,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导致大部分企业连亏数年。
目前原材料产能呈现结构性过剩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磷酸铁锂产品也在快速迭代,市场对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增加,磷酸铁锂行业低端产能或将在这轮技术迭代中要么完成技术升级改造,要么产能出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佑鹏进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