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渝民夫妇本应生活在幸福之中,却遭遇了令人气愤的一幕。他们的闺蜜竟摇身一变成为骗子,诈骗了他们 841 万之巨。这一案件的宣判,无疑是给他们心灵上又狠狠一击。闺蜜本应是最亲近的人,却利用这份信任实施诈骗,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发指。周渝民夫妇选择拒绝谅解,将闺蜜送进监狱,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更是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号,绝不能容忍这种背叛和伤害。希望这样的判决能让他们在痛苦中逐渐走出,重新找回生活的安宁。
周渝民夫妇被闺蜜诈骗841万案宣判
【周渝民夫妇被闺蜜诈骗841万案宣判】近日,台北地方法院对艺人周渝民夫妇被保险经纪人冯瑶华诈骗一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以“诈欺取财罪”判处冯瑶华有期徒刑2年8个月,可上诉。这起历时近三年的案件,因涉及公众人物巨额财产损失、熟人诈骗的戏剧性情节,以及保险行业监管漏洞的暴露,持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周渝民与妻子喻虹渊通过公胜保险经纪公司,向远雄人寿投保了一份6年期储蓄保险,总保额约45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1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保费分6期缴纳,每期684万余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54万元),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均为周渝民,缴费方式为喻虹渊名下账户自动转账。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4月。承办该业务的保险经纪人冯瑶华突然向喻虹渊提出“风险警示”:她声称因保费金额过高,若继续通过转账缴纳,可能被税务部门查税或被金融监管机构误认为洗钱。为规避风险,冯瑶华建议改为现金缴费,并承诺由她代表保险经纪公司向寿险公司代缴。这一说辞打消了喻虹渊的疑虑。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喻虹渊陆续将第2至4期保费以现金形式交给冯瑶华。2020年,冯瑶华进一步编造“预缴优惠”话术,声称若一次性缴纳剩余两期保费,可获得347万余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8万元)的优惠。喻虹渊遂将第5、6期保费共计1368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08万元)交予冯瑶华。直到2021年10月,喻虹渊连续收到远雄人寿的保费催缴通知,经查询才发现,冯瑶华仅代缴了首期保费,其余3447万余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75万元)均被其私吞。夫妻二人随即报警,台北地检署于2022年8月1日以“诈欺罪”起诉冯瑶华。
案件审理期间,冯瑶华与喻虹渊的关系成为舆论焦点。早期有媒体报道称,冯瑶华是喻虹渊的“大学闺蜜”,这一说法加剧了公众对名人交友风险的讨论。然而,2023年9月6日宣判当日,喻虹渊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澄清:“冯瑶华并非我大学闺蜜,仅是通过友人介绍认识的保险从业人员。”她强调,自己因缺乏保险专业知识,才轻信对方的专业身份。
与此同时,案件暴露的保险行业漏洞也备受诟病。根据台湾地区保险业规定,大额保费缴纳应通过银行转账或保险公司柜台完成,现金交付需严格审核。然而,冯瑶华作为经纪人,竟能直接收取客户现金并伪造缴费凭证,反映出涉事保险公司在内部监管与客户身份核验上的严重失职。台北地方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冯瑶华利用被害人对保险流程的不熟悉,以及对其职业身份的信任,实施系统性诈骗,其行为性质恶劣。”
2025年7月19日的一审宣判中,法院综合考量了冯瑶华的诈骗金额、作案手法及未退赔赃款等因素。判决书显示,冯瑶华在2019年至2021年间,通过虚构“查税”“洗钱”“预缴优惠”等理由,逐步诱导喻虹渊交付现金,其诈骗行为具有明显的预谋性和持续性。此外,检方调查发现,冯瑶华同时涉及其他多起保险诈骗案件,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资金链,最终导致案发。
尽管法院认定冯瑶华构成“诈欺取财罪”,但周渝民夫妇的775万元损失尚未追回。法律界人士分析,冯瑶华是否具备赔偿能力将成为案件后续关注焦点。若其财产不足以覆盖赔偿金额,周渝民夫妇可能面临部分损失无法挽回的局面。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经济犯罪,更折射出公众人物在财富管理中的特殊风险。周渝民作为台湾知名艺人,其家庭财务状况长期受到关注,而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制造“洗钱”“查税”等恐慌情绪,瓦解受害者的警惕性。喻虹渊在社交媒体发文中坦言:“这场风波让我们更加珍惜平凡生活,也希望公众能以理性态度看待事件,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与客户信息保护问题也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台湾地区保险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强对经纪人的背景调查与交易监控,并推动修订相关法规,明确大额现金缴费的禁止性规定。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应优先选择银行转账等可追溯的支付方式,并定期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核对缴费记录。
周渝民夫妇被骗案并非孤例。近年来,明星因轻信“熟人”而遭遇财务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王丽坤、金巧巧、孟广美等艺人均曾陷入类似骗局,暴露出高净值人群在财富管理中的普遍短板。
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正加快完善相关制度。2024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保险销售人员不得接受投保人委托代缴保险费,不得经手或通过非投保人本人账户支付保险费”。同时,保险公司被要求建立资金管理机制,开立独立的客户资金专用账户,杜绝经纪人直接接触客户资金的可能性。
随着法院判决的落地,这起轰动一时的诈骗案暂时告一段落,但它留下的教训仍值得深思。对于公众人物而言,财富管理需兼顾专业性与谨慎性;对于普通消费者,则需警惕“熟人陷阱”,强化风险意识。而保险行业若想真正赢得公众信任,唯有从制度层面堵住漏洞,让每一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运行。正如周渝民通过经纪公司所言:“感谢司法机关的公正裁决,我们始终相信法律会还事实一个公道。”这场由“闺蜜”引发的信任危机,最终以法律的名义画上了句号,但其引发的行业变革与社会反思,或许才刚刚开始。
以上就是【周渝民夫妇被闺蜜诈骗841万案宣判】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