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前两天,我表哥晚上突然来到我家,放下一台PS5就走了,于是我现在有了一台PS5。我把家里原有的PS4 Pro开机、升级,把长期未用的账号登录好,恢复进新的(国行)PS5里,接着开始腾挪电视柜里的东西,一番“华容道”后,终于给这台新来的PS5空出一个安置空间,我还为此特意买了一个带风道的离心风扇,把PS5运行时排放的热气抽到电视柜外。
PS5上面的软管就是风扇导风道,能把出风口的雄雄热气抽到前面,效果拔群
PS4 Pro还可以塞入电视下方,到了PS5,索尼已不再适配7年前老大法电视支架的高度
终于安置好了PS5,可以玩游戏了——问题是,我并没有PS5游戏。我本来打算买一张《死亡搁浅2》,但数字版实在有点贵,而实体版每天都比昨天降一点,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我又推迟了这个想法。最终,在玩了两天素质极高、口碑极佳的《宇宙机器人无线控制器使用指南》后,我决定从买了没玩、玩了没通的PS4游戏里找几个玩玩。
我打开了《血源诅咒》。
我以前玩过这款游戏,之所以放下是因为我菜,Boss又很难。而且那时候我有点轴——觉得一款动作游戏就应该靠自己的操作推进,而且要以通关为荣,烂尾为耻。《血源诅咒》打怪得血之回响能升级,但被猪油蒙了心的我很少利用跑图捷径,要一路清小怪攒回响。结果死得次数更多了,回响也没攒出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我把《血源诅咒》玩得折磨大于乐趣,它也被我两次搁置,一放就是5年。
这一次,担心自己忘了怎么玩,我特意开了个新档。从病房醒来几个小时后,关于雅南角角落落的记忆不断浮现,走到某个拐角,下意识地停下张望,果然墙后站着个人。现在我并没有比过去变强,但心态已大为放松,烂尾就烂尾,想逃课就逃课。没了自己给自己加设的包袱,《血源诅咒》玩起来的乐趣大增,道具也舍得用了,打Boss之前先看攻略,血之回响攒得也更顺利了。
横跨5年的3个奖杯
对于我来说,《血源诅咒》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这个精巧的3D地图上探索。小怪有足够的杀伤力,只要小心一点又能轻松击杀,这为探索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紧张感,多了几分刺激。我一度认为《密特罗德究极》把3D地图探索做到了天花板,但《血源诅咒》从另一种体验维度出发,把3D地图探索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我也没有在别的游戏中那么仔细地“看”过——《血源诅咒》没有地图,没有任何标记系统,除了要仔细看门后、暗处、草里有没有敌人,还要看哪里有高亮的可捡拾物品,然后盘算一下可能从哪儿能绕过去、跳过去或如何开启机关。这种“看”的体验提供了更强的代入感,不过代价就是眼睛更快感觉到疲劳。
重拾《血源诅咒》并玩得很快乐的我,第一时间向给我推荐这个游戏的朋友汇报了进度。朋友和我说,后面有一些Boss还挺难的,我听后已经做好打算——到时候请朋友人肉来我家帮忙过就是了。线上召唤还要充会员,有充会员的钱,还不如请朋友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