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编辑|杨锦
数小时前,经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组织官方认证,谷歌DeepMind正式成为全球首个摘得IMO金牌的AI选手,表现一度令人震惊。
斩获今年金牌的是Gemini模型的一个“特调”版本——Gemini Deep Think,具备更强的推理思考能力,后期会开放给Google AI Ultra订阅用户(月付1800元的氪金玩家)。
经IMO评审组评分,Gemini Deep Think答对了IMO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35分(总分42分),达到金牌水准。
得知喜讯,谷歌CEO劈柴立发贺电,马斯克也发布推文表示祝贺。
相较于前几日赛事揭榜前就着急宣传自己得金,后来被发现并非官方认证、饱受质疑的OpenAI来说,谷歌低调摘金的操作,让其属实有些难堪。
果然,有实力的选手都习惯于低调做事,再用成绩亮拳。
首获奥赛金牌的AI选手
自1959年起,每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国际上负有盛名,参赛选手代表着世界上一群最具天赋的年轻计算人才,在超高难度的代数、几何学、数论等领域激烈角逐。
根据参赛规定,选手需在4.5小时内解决六道极具难度的数学问题,每题7分,总分42分。
今年,IMO金牌线设定为35分,银线为28分。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只有排名前8%的选手才可荣获金牌。这象征着数学领域的绝对荣耀。
近年来,有“数学试金石”之称的IMO,已逐渐成为一项AI向往的挑战,旨在考验AI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对AI模型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去年的IMO竞赛中,谷歌DeepMind的AlphaProof和AlphaGeometry 2合力解决了六道难题中的四道,以28分的成绩摘得银牌。
但之前解决六道竞赛问题花了整整三天,因为需要执行把问题从自然语言翻译成领域特定语言(例如 Lean)的复杂步骤,再加上推理验证所需时间漫长,结果让人等得着急。
而今年的新模型Gemini Deep Think的表现有了突破性进步,主要体现在解决复杂问题的效率和准确度上。
Gemini Deep Think答题全程自然语言,不必再特意修改题目格式,节约了一大笔时间成本。
据介绍,Gemini Deep Think是一种针对复杂问题的增强型推理模式,融合了谷歌最新的一些研究技术,包括“并行思维”。使模型能够同时探索并组合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出答案,而不是追求单一的线性思维链。
此外,DeepMind还为Gemini精选了高质量数学题库,并在其指令中添加了关于如何解答IMO题目的技巧指引。
从成绩来看,本次Gemini不仅在4.5小时内高效交卷,还取得了前五道题满分的傲人成绩。
至于没答出的最后一题,DeepMind研究院、布朗大学教授Junehyuk Jung解释,“一开始解题方向出现了错误,不过人类选手做对最后一道的也只有五人。”
AI或替代人类数学家?
在Google DeepMind官网,可以看到Gemini Deep Think做对的五道题答案已完整公开。
对今年Gemini的竞赛表现,IMO主席Gregor Dolinar教授亲自认证,“解法在诸多方面堪称惊艳,这些解法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且大部分内容都简单易懂。”
Junehyuk表示认同,“用第三道题举例来说,很多人的解法选择使用的是复杂高深的研究生水平方案,但Gemini仅使用了初等数论知识就完成了解答证明。”
在谷歌DeepMind团队看来,AI为数学作出的贡献潜力才刚崭露头角。团队坚信,具备严谨思考和推理能力的AI智能体,将成为数学家、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菲尔兹奖、数学突破奖、麦克阿瑟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得者,数学家陶哲轩对Gemini的表现同样表示称赞。
陶哲轩提到,“AI正在推动数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是2026年),AI 将能够与人类数学家合作发表研究级别的论文。这种合作模式将彻底改变数学的协作方式,使得大规模、分布式的数学实验成为可能。”
AI在IMO中摘金展现出强大实力,不少人疑惑数学家会不会被AI取代?
UCLA应用数学教授Ernest Ryu表示,“短期内,AI并不能取代数学家。”
他认为,“数学研究的本质是,解决那些目前没有人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训练数据之外),类似竞赛中的第六道题,这需要极大的创造力。显然,这次AI的表现说明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对于人类已有能力解决的数学问题,数学研究的工作是为了将现有技巧和新创意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优化解法,AI在这部分工作中将起到重要提效作用。”
IMO成中国vs美国vs人工智能的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终揭榜的人类选手成绩单中,中国队以全员6金牌、总分231分占据榜首,继去年遗憾败给美国队后,重新坐回了世界第一位置。
中国队的六位选手分别是来自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徐祺铭和谈弘毅、重庆巴蜀中学的张恒烨、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以及上海中学的邓乐言。
在去年的第65届IMO中,还是武昌实验中学的高一学生邓哲文就为中国队斩获了一枚金牌。
主教练介绍,“邓哲文学习数学的天赋很高,在竞赛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纯粹的热爱和执着的钻研精神。”
张恒烨是巴蜀中学高二学生,202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在24年阿里全球数赛中获得优秀奖。
如今高三的董镇宇,在高一时就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保送到清华姚班,在数学竞赛圈内已是颇有名气。
其中,谈弘毅和徐祺铭同来自于武汉经开的强基班。前者获得了清华和北大的保送资格,后者成功入选了北京大学2025年数学英才班。
而邓乐言作为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在去年CMO以满分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在集训中脱颖而出,直接打破了上海近十年IMO选拔的年龄纪录。人送外号“新韦神”。
从本届IMO排名前30的选手名单来看,来自亚洲和东欧的英才占比居高。
有评论玩笑道,“自此之后,IMO将是中国vs美国vs人工智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