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花团锦簇,随时可以坐下的休闲座椅.....今天,静安新世纪公寓小区“绿之谷生境花园”亮相。这是一座在“共谋共建、共商共议、规范共管、长效共享”机制下诞生的社区花园。当天,静安区推出了全市首个针对居民小区内花园建设的规范性工作指引。静安区绿化市容管理局负责人说,静安区将进一步推动更多小区盘活闲置绿地,帮助居民一起建设集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社区花园。
新世纪公寓始建于1996年,是一处典型的老龄化小区。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原本位于东南角的绿地逐渐被人遗忘,草皮枯黄,树木枯死,地表裸露等问题逐渐显露,完全失去了最初“景观绿地”的功能。这块原本应属于居民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治理中的“心病”和“痛点”。 延铁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俞展说,居民想改善这块绿地的想法由来已久。但小区只有200多户居民,维修资金不足以支撑社区花园建设,而且也缺少改造花园的技术支撑。
原貌
属地街道——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在综合网格走访联系中了解到此情况后,将此问题纳入网格重要项目,开展实地查勘、方案研讨、指导服务等工作,力争改善绿地环境面貌,回应群众诉求。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等共建单位全程参与新世纪公寓花园改造,精心指导新世纪公寓小区依托社区协商机制。
街道发动居民、社区园艺师等对设计方案进行建言献策;业委会组织居民筹集花园建设的部分资金,联建单位也提供了部分资金帮扶;区绿化部门组织专人赴现场对建设技术规范给予指导,特别是在“植物选择”方面,指导社区花园多选择本土适合生长、低维护的植物。多元主体的主动参与及专业力量的支撑,使社区花园改造既满足美观要求,又兼顾功能需求,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与认可。
在此过程中,区绿化市容管理局与大宁路街道携手,总结经验,形成《静安区社区花园建设工作指引》,推出全市首个针对居民小区内花园建设的规范性工作指引。
此次发布的《工作指引》,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共治共享、专业赋能三大理念,对社区花园改造中的需求排摸、方案制定、资金共筹、改造规范、长效共享等环节,罗列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如,在科学编制方案时,如何发挥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作用,依托居民自治协商平台,形成具有居民共识认可的方案。在筹措资金环节,如何通过社区支持、个人募捐、物业基金、企业捐款等多元方式进行筹措,用于社区花园初期建设及后期养护管理中。在后续管理中,如何推动成立自管小组、制定《社区花园公约》,定期举办园艺沙龙等形式,常态开展花园后期管养的同时,增进邻里交流,提升花园活力。
启用仪式活动现场,大宁路街道林长办与新世纪公寓小区业委会签署了移交协议。后续,小区业委会将依托社区花园管理公约,持续推动花园长效管养到位,活动中成立的“绿链志愿服务队”以及新聘任的4名市民林长将肩负起爱林护绿的新使命与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