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起阡陌间,和美乡村入画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他们铆足干劲,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按下乡风文明“快进键”,助力乡村面貌换“新颜”,擦亮乡村振兴文明底色。与“文明成都”一起关注“咱村里的年轻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废弃的易拉罐摇身一变
成了华美的京剧凤冠
吃剩下的坚果壳也能化身为黄金盔甲……
何艳红不仅是“变废为宝”手工达人
更是一位年轻的非遗“守艺人”
何艳红成长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村
自幼热爱手工
毕业后首先从事护士行业
但她内心对创造力的追求无法遏制
2015年,她辞职开始制作手工
“最初我就用手边的废弃物品作材料
复刻电视剧或者文物里的造型。”
2018年,何艳红在视频平台上传了第一条视频
《用易拉罐仿制〈延禧攻略〉绒花头饰》
收获过百万播放量
此后,何艳红继续制作了多期视频
用精致的手工,取材废弃物品
复刻各种造型
都获得了很不错的反响
何艳红视频账号(@雁鸿Aimee)主页截图
从传统技艺里寻求提升
“我应该从传统技艺里再寻求提升”
精益求精的何艳红思索着如何提高技艺
最终,她把目光投向了成都的一项非遗技艺
“银花丝”
银丝如在舞蹈般
在匠人手中经过拉、轧、熔炼等多道工序
细如发丝
再用填、垒等复杂精细的技法精心编织
成品往往造型优美,细节丰富
尽显巴蜀文化独特魅力
银花丝作品
但造就银花丝精美造型的
是其复杂的制作公益
2021年,何艳红拜师
四川省非遗“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
倪成玉
开始系统学习银花丝技艺
“非遗混搭”
手工博主的经历加上非遗技艺的加持
何艳红逐渐走出一条“非遗混搭”的路
“川剧幻梦机械少女”上演传统和科幻的碰撞
易拉罐盔甲斩获千万播放
还有一件又一间文物在她的手中复现
何艳红作品《川剧幻梦机械少女》
“传统技艺让作品更加完美
也让大家看到传统技艺、传承传统技艺。”
如今,何艳红全网粉丝早已超过120万
她的作品不仅亮相各大展会
也曾被作为国际友谊之礼,走出国门
“我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技艺
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瑰宝不应该被遗忘。”
何艳红在家乡开设雁鸿国风研习技艺馆
保存作品的同时
吸引游客参观体验
何艳红与非遗技艺的邂逅
为非遗传承写下一句生动注脚
让大家看到年轻人在继承传统中的可能
来源丨郫都区文明办
编辑丨张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