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任占萍,曾用名任萍。女,1967年生人,满族。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本钢集团公司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文学院新锐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27期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学员。1982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创作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等近百万字。作品在辽宁省女子散文精品大赛、全国冶金系统文学作品评比和全国散文年会评比等竞赛中获奖。
柳鱼湖水泛清波
原创:任占萍
唐朝大将薛礼薛仁贵名震天下流芳百世,很少有人会想到当年他习武强身未必是有鸿鹄之志报效大唐。祖上高官厚禄,从父亲这辈儿家道衰落。他也许只甘于做个孔武有力的农夫,在人间烟火气中走完平凡或平庸的一生。
华夏农业大国,古时的兵源都是农民,兵农合一。战时打仗,平时耕种田地。该放牧时放牧,该收割时收割。但是征战的号令一来,应征的农夫立刻转换为军人,集中操练后向战场进发。无仗可打时,有一定官阶和级别的可在朝廷吃俸禄,大部分人则亦农亦兵,脱下战袍回乡继续务农。当官府的征兵令下来,符合条件的青壮男儿即可报名应征。一代又一代王朝,有多少战争因开疆拓土或征服敌国,冠之以正义的名义,如山的尸骨灰飞烟灭。
除了领军饷,家中有一人服兵役,就无需再缴纳税赋。但充军打仗毕竟凶多吉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据史料记载:当官府贴出告示招兵买马,薛礼的妻子柳氏便劝导武艺高强的丈夫弃农从军报国杀敌。这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的心里绝不仅仅是丈夫孩子和几亩薄田,可见家国天下在这个农妇的心里很重很高。当时奉旨征兵的将军叫张士贵,他一生征来无数兵丁,唯有薛仁贵战功卓著青史留名;独守寒窑孤灯的女人何止千万,如柳氏夫贵妻荣为后人所知的又有几人?
占地两千余亩的薛礼城中,有一大片清澈如镜的湖面。传说当年柳氏随丈夫薛礼征东时在此处养鱼,为调养伤兵的身体提供营养美味。鱼肉是上等的美食,鱼汤是最好的滋补。山上飞禽走兽猎之不尽,林间灵芝蘑菇用之不绝。在这处山清水秀的田野乡间,勤劳的柳氏不仅养鱼,还喂养了好多鸡鸭。大东北丰富的野生自然资源,为柳氏精心侍弄的家禽们提供了上好的饲料,山上的灵芝山药成为这些鸡鸭的饕鬄盛宴。远离战马嘶鸣人吼叫,远离刀光剑影血横流,士兵们的伤得到较快痊愈又能重返疆场。柳氏喂养的鸡鸭鱼和营养丰富的灵芝鸡蛋,滋养强壮了将士们的体魄。从此,这处湖水也有了姓氏,被后人称为柳鱼湖。
柳鱼湖位于薛礼城的三生瀑布前,占地一百余亩。一条条金色的、红色的鲤鱼雀跃着欢快畅游。它们像烟波浩渺世界里的凌波仙子,水阔凭其跃。从码头登上红色的乌篷船和画舫船,随船儿在湖面上徐徐前行,望着远处的山和近前的水,还有这湖中成群结队的锦鲤,心中是一番别样的欢喜。那山峦投射在湖面的倒影,似一幅巨大的水墨丹青,世间无人能画。一队调皮多疑的野鸭子排列有序,听见有人过来,立刻扑棱开敏捷的双翅一齐飞奔柳鱼湖。湖面一条长长的人字型弧线在其身后旋即消失,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柳氏是否如柳鱼湖上游的荷花池中的花儿貌美如花,她如何规劝薛礼薛仁贵保家卫国,怎样苦口婆心慷慨陈词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些已不重要,那是影视剧的桥段,后人可自行脑补。家与国孰重孰轻,大丈夫又能掂量出几分?何况一个普通农妇。历史谁也没有亲身经历。唐朝因一个富有远见胸怀的女人枕边絮语,得一员天下传颂的千古良将,战场屡建奇功,为打出大唐军事强帮的战略地位立下了举世公认的功勋。柳氏也算史上有名了。
大美的景色和丰厚的鱼群,为人们提供了市郊绝佳的垂钓处。柳鱼湖中的鱼儿,以锦鲤为主,周身呈漂亮的桔红色,鱼身个大鳔肥,鱼鳍宽厚。薛礼城园区的工作人员在柳鱼湖的长寿亭附近,亲眼见到一条足有百斤的大鱼在长寿龟前游过,鱼鳍一米多长。这个庞然大物可在湖中称霸了。每到垂钓时节,柳鱼湖两岸聚来好多钓鱼爱好者。他们不是大唐超然世外的鱼翁,也不是当代觊觎鱼宴的食客。很多垂钓者感念于薛礼当年在此屯兵养兵和练兵,英灵护佑着这里的众生灵。于是,他们把精灵一般的鱼儿果断放生,同时也享受鱼儿上钩后鱼竿钓起的快乐,对于垂钓者这种体验是莫大的幸福。鱼儿一上钩,他们迅捷收起钓竿,将紧紧咬着鱼饵的锦鲤小心翼翼取下来,然后立马放生。投放回湖里的鱼儿更加欢腾,向湖水的纵深处游去。
对于痴迷垂钓的人,一天的时光很快过去,在柳鱼湖钓上几十斤鱼实在平常不值一提。有个老哥从早晨钓到晚上,竟然钓了四百多斤。大的约有十几斤,小的也有二、三斤重。他也许像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地亚哥,这一天的垂钓不仅仅是乐趣,还有毅力和斗志的锤炼。据说当他钓起最后那条重达十几斤的大鱼,收杆起鱼时,双臂已经累得酸痛了。他两手抖动着将鱼嘴里的饵取出,然后毫不犹豫地放生。这一天累的精疲力竭,钓上来几百斤鱼全部放生了,他获得的满足和快慰有湖水为证。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是积德行善最好的回报。发生在薛礼城园区的那只痴情苍鹭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只苍鹭每年独自飞来时,大部分时间孤独徘徊在柳鱼湖边,它与另一只成双结对时经常在此处流连。此时它像在寻找,更像是在呼唤,这泣血的呼唤仿佛穿越千年,死去的那只苍鹭是它无悔的等待。柳氏卒于何年没有记载,她将丈夫薛礼推到历史的点将台,成就了薛礼,也成就了大唐。有老人说,这只桀骜不驯痴心不改的苍鹭,就像薛礼的再生之灵。于是,园区果断将建好的近二百个垂钓台,全部改成了放生台。感念薛礼薛仁贵英灵永存,也纪念那只葬在柳鱼湖的苍鹭。园区定期投放大量鲤鱼,专门提供给游客放生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丝善意也是温暖人间的一束微光和希望。在心愿池前许愿的信徒们,惟愿将放生视如修身的善行。这善念鱼知道,水传声。柳鱼湖的水啊,波光粼粼在闪烁,多像一个唐朝女人含水的眼睛。
声明
1、印象本溪遵守互联网有关法规制度,履行相关义务,作品均为腾讯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2、正式发布的原创作品遵循署名作者文责自负的原则,印象本溪不持任何观点和立场。
3、对于涉及政治敏感、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易使本平台被违规处理的文后留言,印象本溪不会进行精选。
4、作品在使用来自网络的图文素材时,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欢迎原作者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及时予以删除。
5、印象本溪是本溪百姓的情怀平台,只关注本溪的人文历史等方面话题,无商业用途。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
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