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挣35亿 魔芋爽养肥了卫龙
【半年挣35亿 魔芋爽养肥了卫龙】在休闲食品的激烈竞争市场中,卫龙美味公布的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这份财报不仅展现了卫龙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更揭示了其产品结构的深刻变革。曾经凭借辣条打遍天下的卫龙,如今正借助魔芋爽等蔬菜制品,成功开辟出了第二条增长曲线,半年内狂揽 35 亿营收,着实令人瞩目。近日,卫龙美味(09985.HK)公布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8%。这份看似稳健的成绩单背后,一场关于零食巨头的转型革命正在悄然上演——曾经以辣条称霸江湖的卫龙,如今正凭借魔芋爽、风吃海带等蔬菜制品,在千亿辣味零食赛道上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卫龙蔬菜制品营收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调味面制品(辣条),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同比激增44.3%,占总营收比重飙升至60.5%。其中,魔芋爽无疑是最大功臣。这款2014年首创的魔芋零食,凭借“低卡”“解馋”的差异化定位,在健康消费浪潮中一飞冲天。“卫龙魔芋爽,热量低低低……”2025年,一则重复22个“低”字的电梯广告席卷全国,精准击中年轻消费者对“轻负担零食”的渴望。数据显示,魔芋爽所在的蔬菜制品板块毛利率长期高于辣条业务,2023-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1.3%、49.5%,而同期辣条毛利率不足45%。市场端的爆发式增长更直观:在北京某量贩零食店,魔芋爽占据货架C位,10元3包的促销价吸引消费者成袋采购;万辰集团财报显示,魔芋爽是其核心经营产品之一,旗下“好想来”“老婆大人”门店中,该单品复购率超35%。与魔芋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卫龙传统辣条业务的持续萎缩。2025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收入13.10亿元,同比下降3.25%,占总营收比重从2024年同期的46.1%降至37.6%。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辣条“高油高盐”的原罪与消费升级的冲突。
“湖南人尝一口就不想吃了,甜而不香。”社交媒体上,类似吐槽屡见不鲜。卫龙辣条从“童年味道”到“甜得发齁”的转变,暴露出产品创新滞后与区域口味差异的矛盾。更严峻的是价格困境:106克装大面筋零售价涨至4-5元,部分超市甚至突破10元两包。“工资涨得没辣条快,解馋也要看性价比。”95后消费者小李的感慨,折射出辣条从高频消费向低频场景化消费的转变。
魔芋爽的狂飙,也引爆了上游原料市场的争夺战。2024年云南主产区冻害减产,叠加出口量激增,魔芋精粉价格从4万元/吨飙升至9万元/吨,鲜魔芋价格翻番至6000-7000元/吨。盐津铺子在财报中直言:“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2.87个百分点。”
面对成本压力,头部企业展开供应链深度布局:盐津铺子在云南曲靖自建魔芋精粉加工基地,通过全产业链控制成本;卫龙则押注技术革新,第七代魔芋生产线效率提升80%,产能翻倍的同时降低能耗。这场供应链战争的胜负,或将决定未来三年魔芋零食市场的格局。
魔芋爽的成功,引得30余个品牌蜂拥而至。盐津铺子推出“大魔王”麻酱素毛肚,宣称“全国销量第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巨头纷纷入局,推出酸辣火锅味、香菜麻酱味等创新口味;甚至周黑鸭、来伊份也跨界推出魔芋制品。
“魔芋行业存在长期增长潜力,但企业研发能力仍需提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当前市场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初现端倪。卫龙虽占据先发优势,但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暴增155%,增速远超卫龙蔬菜制品板块,追赶势头迅猛。
卫龙显然意识到单一品类的风险,正加速培育下一个爆品。2019年推出的风吃海带,2025年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新品,并签约演员管乐为品牌大使。财报显示,蔬菜制品设计产能同比增长59.43%至9.47万吨,其中海带类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魔芋爽验证了卫龙孵化爆品的能力,现在需要系统性复制这一成功。”卫龙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以“工业化思维”重构研发体系,与顶尖食品院校合作攻克质构、保鲜等技术难题。这种从“经验驱动”到“技术驱动”的转型,或将成为其应对未来竞争的关键。
魔芋爽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市场对健康零食的强烈渴望,但也暴露出卫龙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对于卫龙而言,如何将魔芋爽的成功经验有效复制到其他产品上,打造出更多爆款,实现真正的多元化经营,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毕竟,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单一产品,构建完善的产品矩阵和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才是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卫龙的转型,是中国零食产业升级的缩影。据预测,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2737亿元,其中健康化、场景化、个性化产品将主导增长。东鹏饮料靠补水啦开辟第二曲线,农夫山泉以东方树叶穿越行业周期,卫龙的魔芋爽革命,本质上都是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当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当“悦己”需求超越填饱肚子,零食企业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究竟在卖产品,还是在卖情绪价值?卫龙的答案,藏在魔芋爽那句重复22次的“低热量”里,藏在风吃海带清爽酸辣的新口味里,更藏在每一次技术革新与供应链深耕中。
以上就是【半年挣35亿 魔芋爽养肥了卫龙】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