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乙界声势最浩大、持续一年多的“维权”,终于还是落下了帷幕。
8月30日,《恋与制作人》官方发布消息,宣布与配音演员(下称CV或声优)吴磊结束合作。此前,他担任游戏内角色“李泽言”的配音长达八年。
复盘整个事件,其实不算复杂。从2023年以来,吴磊因为身体和心理因素,配音质量并不稳定,种种因素叠加,部分游戏玩家对其业务水平表示不满,最终影响到相关配音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今年开始,游戏内就该情况和玩家反馈发布了多轮角色配音相关的调查问卷,询问玩家“未来更倾向于用什么方式来提升语音内容质量”。而最终经过多轮沟通,游戏方还是采取了“更换配音演员”这一项,这或许对于玩家、游戏方和吴磊本人都是一种解脱。
无独有偶,8月《守望先锋》新英雄“无漾”的预告视频发布后,遭到游戏玩家的广泛质疑,原CV赵洋主动请辞,宣布不再担任角色配音工作;暴雪中国也对事件回复,表示会“重新选择配音演员进行录制”。
这其中的多方斡旋、利益纠葛先不去详细探究。就事情本身而言,配音演员业务达不到玩家预期,玩家失望不满,游戏方出钱更换CV,CV遭受质疑甚至网络暴力,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循环。而经过这一系列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事件,我好像开始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游戏选择不主动公布CV了。
从幕后到台前
在翻阅有关新旧配音对比的网络评论时,我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一个评论表示“要是说他(CV)专业能力不行,也没啥问题,关键是为啥要把角色人设不好上升到CV呢?”另一位玩家回复道:“灵活线吗?角色不好的时候切割,角色火的时候捆绑。”
声优与角色之间模糊的界限,与游戏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日本的ACG产业发展较早、声优粉丝经济发达,在中国游戏动漫行业起步的时候,或多或少学了一部分日本的模式,伴随着“声优阵容豪华”的宣传标语,内容配上游戏角色与CV的名字,一度是各大游戏的卖点。
一者是游戏初期需要借助原本声优老师的名气来吸引玩家,二是游戏角色塑造得好的同时CV配得好,CV能从角色上获得一些热度,甚至是获得一些人物弧光,吃到一些“角色红利”。 “为了某某声优我才开始玩这个游戏”成为很多人选择一款游戏的理由。
对于大部分游戏来说,声优和角色是相辅相成的
日本企划方更是制作出像《Love Live!》这样声优与角色“强绑定”的企划。声优既作为角色的配音,又本身是企划的一部分,需要声优以角色的身份出现在台前来出席活动、开演唱会。如果声优选择“毕业”(退出企划停止活动),与之对应的角色也会“毕业”,反之亦然。
前段时间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的《爱♡ScReam!》就是Love Live! 今年推出的限定组合所演唱的。而原版视频演唱会里出现的三位表演者,正是三个虚拟团体角色的声优。
黑泽露比的声优降幡爱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声优的发展,各种线下见面会、声优访谈、漫展签售层出不穷,中文配音演员也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少游戏都流行在开服前邀请CV老师进行一个简单的QA问答,展现CV对于角色理解和心路历程的同时,也让游戏的潜在玩家了解到该角色的特质,揭露配音演员的幕后工作。
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个互惠共赢的好事,但一些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
《崩坏·星穹铁道》CV开服寄语
相互成就到相互折磨
矛盾的来源,可能是一些玩家希望CV和角色进行“切割”。
二游属性较高的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受众。他们有着完善的人设、剧情、性格、外貌、服饰……还有声音,这意味着在玩家眼里,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从玩家心理出发,声优的潜在“捆绑”打破了在虚拟世界的沉浸,“本身空耳听不特别留意的话其实听不出来是谁,但如果强调CV的话,再去听就会浮现真人的脸……”
《重返未来1999》中配开服寄语
不管怎样去理解,CV的声音毕竟是构成角色的一部分。比起仅仅是为了提升玩家“体验感”或者“代入感”而选择不公布声优,我更倾向于认为,权衡声优带来的宣传流量和长线运营的稳定之后,厂商不希望再因为CV相关问题掀起更多的波澜舆论,导致进一步的损失。
毕竟,当一部分人因为喜欢角色而“爱屋及乌”喜欢背后声优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会因为声优的表现而对游戏角色感到“膈应”,而“恨屋及乌”。
一部分被替换的CV,是因为私德问题影响到游戏角色形象。《光与夜之恋》中的角色“陆沉”最初由李元韬进行配音,因为私生活问题引起舆论而被解约。后续选择的二代配音由于是新人,声音质量并没有符合玩家期待,加之合作配音工作室发表了对于玩家的不当言论,又陷入舆论危机,只好再次更换CV。
虽然说“不要把声优和角色联系在一起”,但连说这个话的樱井孝宏本人都因为出轨风波退出了原本的事务所,在日本行业对于私德问题容忍度较高的情况下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国内互联网上的风波了。
从台前到幕后
回过头看最开始那一系列更换配音的事件。表面上看,配音工作是游戏方、玩家、CV的反馈与调整;事实上,这根本不应该是三方的纠葛,而是一对一的关系。CV本身只需要对游戏内容负责,玩家有意见也应该反馈给游戏。但角色与声优的强绑定,让一方的表现或争议迅速转化为对另一方的压力。
走向台前参与公开活动的CV们
这背后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配音演员究竟算是艺人还是素人?一方面,他们的确有不少人活跃在公众视野,有些工作室或者个人也有相当一部分粉丝,可以称作公众人物。而若是“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在大众的目光下审视。
就像演员演了一部烂戏,编剧和导演虽然也会被骂,但实际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演员。同样,出现私德问题,也必然不会轻轻揭过。如果说CV们是一般素人,只将他们看作游戏制作过程的一个环节,就像游戏几乎不会公开画师、策划、程序一样,那么同样的在配音问题上,是否有必要让CV老师们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呢?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游戏近年来已经不主动公布CV姓名,近年几个大热的乙游更是不用说,几乎无一例外采取了配音保密的模式。
无论是因为CV塌房这个不稳定因素,还是为了“沉浸感”,总之,游戏厂商们越来越不以“豪华声优”为卖点了。
好的有名气的CV可以增光添彩,但对于持续运营的作用有限,还面临着“一听就知道是某某配的”“听见这个声音总是会跳戏到另一个人”种种言论,也可能带来难以控制的风险。在长线运营的游戏里,角色与同一声音绑定多年,几乎不可分割。一旦出现舆情或需要替换,厂商要承担巨大的额外成本,玩家也要经历磨合期,而原CV 则面临失业甚至职业声誉受损。
切断或者弱化角色和CV之间的关系,关注CV的目光就会少很多;相关争议减少、舆论压力变小,玩家更容易聚焦在角色本身上。最终又回到玩家反馈给游戏这种简单的“一对一”关系,避免三方纠葛。
这对于玩家、厂商和CV可能都是“三赢”的好事。
来自配音演员夏磊关于中国配音演员的演讲
只是对配音演员而言,他们经过多年从幕后走向台前,又要从台前回到幕后了。对于已经在行业前1%的CV来说,这种影响或许不大;但对于剩下99%的新人配音演员,本身在配音行业出头已经有诸多艰难,难得接到一个叫得出名字的角色却无法署名,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呢?
这对于玩家、厂商和CV可能都是“三赢”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