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
【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一则公告震动金融圈: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证监会原主席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曾执掌中国资本市场五年的“金融掌门人”,在任期间上证指数仅从2597.78点涨至2788.55点,累计涨幅不足8%,更因A股20次跌破3000点被戏称为“3000点保卫战专业户”。这场突如其来的反腐风暴,不仅撕开了资本市场权力寻租的暗面,更将“改革成效与市场信心”的深层矛盾推至台前。2019年1月26日,时年54岁的易会满从工商银行董事长任上空降证监会,接棒刘士余成为第九任主席。彼时A股正经历连续三年下跌,上证指数较2015年峰值腰斩,市场信心跌至冰点。上任首月,易会满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坦言:“证监会主席的职位好像是一个‘火山口’,股市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心。”为重振市场,他主导推进了资本市场史上最密集的改革:2019年7月科创板开板并试点注册制,打破A股28年审核制传统;2020年新《证券法》实施,欺诈发行罚款上限从60万元提升至2000万元;2021年北交所揭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企业上市周期缩短至6个月。数据显示,其任内A股IPO企业达1700家,融资规模超2万亿元,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34.89%、14.65%,科创板企业市值突破6万亿元。
然而,指数表现却与改革热度形成鲜明反差。据统计,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易会满卸任期间,上证指数20次跌破3000点心理关口,其中2022年4月、2023年10月、2024年1月三次跌破2700点,最低触及2635.09点。同期,北证50指数下跌19.03%,科创50指数下跌25.66%,结构性分化加剧。“改革举措像一把双刃剑。”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注册制降低了上市门槛,但退市率不足1%,壳资源依然稀缺;科创板吸引硬科技企业,但部分公司估值泡沫明显。”
易会满任内,A股“3000点保卫战”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2019年4月,上证指数时隔三年重返3000点,但此后五年间反复穿越这一心理关口。2020年7月、2021年2月、2022年11月,市场曾三次站上3400点,却均因外部冲击(如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疫情反复)或内部风险(如房企债务违约、私募爆雷)快速回落。
“指数停滞的背后,是市场生态的深层矛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一方面,注册制改革未配套严刑峻法,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成本过低。2023年某上市公司通过虚构贸易收入虚增利润12亿元,仅被罚款60万元,董事长未被追责;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20%,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特征明显,2022年基金发行规模同比下降58%,市场缺乏长期资金支撑。
更令人震惊的是,监管系统内部腐败与市场波动形成共振。2025年4月,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因在拟上市公司审核中收受贿赂落马;7月,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利用虚拟货币政策制定权谋利被“双开”。这些案件暴露出从发审到科技监管的全链条腐败漏洞,直接冲击市场公平性。“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任何改革都可能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某私募基金经理在朋友圈的感慨,引发数万投资者共鸣。
易会满被查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证监系统已有超20名官员落马,涵盖发审、法律、科技等核心部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发行审核、并购重组、稽查执法等权力集中领域,严查“靠监管吃监管”行为,同时推动修订《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规范》,建立亲属经商禁业清单。
制度重构已在路上。8月,新《证券法》修正案通过,将欺诈发行罚款上限提升至募集资金的一倍,并引入“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允许投资者集体维权;9月,证监会推出“监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对发行审核、处罚决定等关键环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对象信用数据库。
“反腐只是起点,重建市场信任才是终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强调,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完善退市制度,将年均退市率提升至5%,打破“上市即终身”预期;二是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入市,将个人投资者占比降至15%以下;三是强化科技监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发行、交易、结算全流程留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回望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史,监管改革与市场信心始终相辅相成。1933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商业银行与投行业务分离,奠定华尔街百年繁荣基础;1997年新加坡通过《防止贪污法令》和“高薪养廉”制度,将金融腐败率控制在全球最低水平。反观日本,1990年代股市泡沫破裂后,因改革迟缓导致“失去的三十年”;中国香港2008年雷曼迷你债券事件中,监管机构因对复杂金融产品监管不足引发信任危机。
“易会满案再次证明:没有脱离监管的市场,也没有超越法治的改革。”中央党校教授王绍光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已站在关键转折点——既要通过注册制、国际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又要以严刑峻法、科技监管筑牢风险底线。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监管者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风险,才能打破“3000点魔咒”,真正建成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融街的玻璃幕墙上,这场反腐风暴仍在持续。易会满的落马,不仅是个体的沉沦,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资本市场改革道路上的荆棘与希望。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制度重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除腐败毒瘤,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穿越迷雾,迎来真正的长治久安。
以上就是【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