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IT Wallet 9月8日讯,专注区块链贷款与资产证券化的Figure,将于下周四以“FIGR”为代码登陆纳斯达克。这场IPO不仅填补了加密信贷领域的上市空白,更悄然重塑着行业基础设施格局:此前作为“存币工具”的热钱包,正成为连接用户、机构与链上信贷业务的核心节点,而这一趋势也让钱包安全问题成为用户与机构参与链上业务的首要考量,毕竟其承载的不仅是数字资产,更包括房屋抵押凭证、证券化产品代币等关键权益。
Figure的破局点在于用区块链重构房屋净值贷款(HELOC)效率,美国传统HELOC审批平均42天,其依托自研Provenance区块链缩至10天,最快5分钟。截至2025年,累计发放超160亿美元HELOC,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贡献75%营收,成核心业务。支撑效率革命的关键是热钱包的场景适配:用户借它完成身份核验、抵押资产数字凭证上链,合作机构靠它同步贷款额度、更新风险数据,降低区块链信贷参与门槛。私钥和助记词安全至关重要,需妥善保管防泄露。XBIT Wallet去中心化web3钱包服务用户时,会通过多重安全提示强化此认知,还普及“不电子存储、网络传输助记词”的准则,从源头降风险,这与Figure强调的安全前提高度契合。
XBIT Wallet报道,Figure向“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其三层业务体系中,热钱包已从“工具”升级为“生态枢纽”。除核心贷款业务外,Figure向银行等机构输出贷款发放系统(LOS),搭建的贷款撮合市场2024年成交额达51亿美元,2025年有望破64亿美元;资产端成果显著,区块链数字资产注册系统(DART)吸引高盛、德银等入驻,还推出全球首个获穆迪、标普AAA评级的区块链资产证券化产品,并拿下SEC批准的计息稳定币,打开合规DeFi空间。这些业务落地,均需通过热钱包完成用户端资产管理与机构端交易结算,使其成为链上信贷生态“标准接口”。助记词是钱包恢复关键,一旦丢失资产无法恢复,这是行业需重点提醒的安全要点。
从行业生态与用户需求来看,相关工具的功能升级正与Figure的业务扩张形成共振。当前,越来越多用户在使用钱包管理数字资产时,同步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衍生功能,对钱包的场景扩展性需求显著提升,同时也更重视安全细节,例如主动咨询如何安全存储私钥与助记词。作为聚焦web3生态的工具平台,XBIT Wallet去中心化钱包 web3经济通行证不仅为用户提供安全的资产存储服务,还通过生态整合,让用户能便捷对接合规DeFi、链上信贷等场景,此次Figure上市所带动的行业趋势,也将进一步推动钱包功能从“单一存储”向“综合服务入口”升级。
据XBIT钱包APP数据,Figure的财务表现也间接反映出相关服务的增长潜力。2025年上半年,Figure总营收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净利润实现“由亏转盈”,录得2938万美元,2024年同期则亏损1286万美元。收入结构中,生态系统与技术费用达4375万美元,其中相关的安全升级、跨链适配、机构级权限管理等定制服务占比超30%。值得注意的是,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为用户提供了数字资产的高效交易通道,形成“钱包存储-场景应用-交易流通”的完整闭环,更好适配区块链信贷生态的发展需求。
Figure的前路仍存挑战,这些挑战也间接影响着相关生态的发展方向。业务层面,75%的收入依赖HELOC,美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或利率变化可能直接冲击营收;现金流上,尽管上半年盈利,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仍为负4030万美元,扩张资金需依赖资本市场;监管层面,稳定币、DeFi业务尚无清晰框架,政策收紧可能限制新业务推进,同时SoFi等金融科技公司及数字化传统银行也在抢占市场。而这些风险,也要求相关工具在合规性、风险控制上持续升级,例如强化KYC与反洗钱功能、完善资产托管安全机制等,XBIT Wallet在产品迭代中也已将这些需求纳入考量,通过技术优化提升钱包的合规适配能力,同时持续向用户传递“私钥即资产所有权”的核心观念,让钱包安全问题成为用户参与链上生态的“必修课”。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供稿,版权归其所有。刊发此文旨在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若涉及内容、版权等事宜,请联系供稿方。本网对内容准确性、真实性等不作保证,请读者自行核实。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