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女生疑遭电诈跳楼身亡
【港大女生疑遭电诈跳楼身亡】2025年9月10日凌晨1时30分,香港警员在巡逻至干诺道西162号至164A号昌宁大厦时,发现一名女子倒卧路面,疑似从高处坠下。警方立即通知上级并呼叫消防救护员,将该女子送往玛丽医院抢救,但最终宣告不治身亡。经初步调查,警方证实死者为18岁黄姓女生,来自内地,是香港大学学生,居住在事发大厦。警方在现场检获了遗书、学生证和一只手表。据悉,死者此前曾遭遇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蒙受巨大损失,这可能使她感到极度困扰,不排除因此选择自杀。
事件发生在香港西营盘干诺道西162-164A号的昌宁大厦。这里是香港大学附近常见的住宅区,许多内地学生选择在此租房居住。警方在现场发现了黄同学的学生证和一只手表,以及一份遗书。这些物品成为了解事件真相的关键线索。验尸报告将确定确切死因,但警方初步调查显示,死者身体多处骨折,符合高处坠落的特征。
据多家媒体报道,黄同学此前曾遭遇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并蒙受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诈骗手法通常涉及骗子冒充政府官员或执法机构,声称受害者涉嫌犯罪,要求他们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进行验证。虽然具体损失金额尚未公布,但显然足以让这位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感到绝望和无助。
香港警方数据显示,2024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其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被骗的内地学生中,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而且家长往往并不知情。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内地学生成为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心理脆弱性高,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长邓炳强日前强调,香港警方会加强对内地学生的防诈骗宣传。邓炳强本人还在2025年出演了反诈骗宣传短视频,希望帮助内地来港学生掌握基本防骗知识。从2025年6月起,香港与内地联手制作防骗视频,拆解“港漂”常遇到的四大类骗案:假冒官员骗案、求职骗案、黑中介骗案及租屋骗案。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2025年前5个月,涉及“港漂”大学生受骗人数有49人,较去年同期89人下降约四成,损失金额4400万港元,亦按年下跌约四成半。
黄同学的不幸去世引发了广泛社会反响。网友们纷纷表示痛心:“18岁花样年华,太可惜了!”也有人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别让悲剧重演”。这一事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电信诈骗防范敲响了警钟。心理学者呼吁,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律风险防范教育,帮助学生应对压力与危机。尤其是对于那些首次离家的年轻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针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专家提出以下建议:警惕“安全账户”“通缉令”等话术,公检法机关及内地官员不会电话办案;涉及转账要求立即挂断,并联系香港警方求助;遭遇诈骗后第一时间报警,保留证据,切勿独自承受。
学校和社会也需要“支棱起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生受骗后,学校要及时介入,帮助他们缓解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
黄同学的离去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提醒:诈骗分子不仅窃取钱财,更可能摧毁生命。她原本充满希望的未来在瞬间熄灭,留给家人和朋友无尽的悲痛。对于许多内地学生来说,赴港求学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生活经历。他们像刚出巢的小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促使社会各界加强对学生的支持和保护,让年轻生命不再因诈骗而陨落。
以上就是【港大女生疑遭电诈跳楼身亡】有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