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大副校长落马。
这个被查的北大副校长名字叫任羽中,他曾经是寒门学子的励志符号,是1998年的四川省文科状元。
当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在那个年代,有如此光鲜的履历,每个人都看好任羽中的前途一片光明。
更何况,这是一个真正的农家子弟,一跃龙门,此后的人生必是一片坦途。
事实上,在刚入北大的那几年,任羽中也表现得足够优秀,他连续4年获得明德奖学金,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并且保送研究生。
此后,非常顺利的完成硕博学习之后,留校工作。
人们都说学而优则仕,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为自己谋得前途。
学而优证明自己在学习方面确实有天赋,而且学习的能力也超过了大多数人,社会默认这样的人有足够的能力,站上更高的层次,取得更高的职位,担当更重的责任。
古往今来也确实如此。想当年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无一不是寒门贵子的典范。从小家境贫寒,凭借学习考试,最终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历史上流芳百世。
任羽中在北大的晋升速度也很快,毕竟出身清白,成绩优秀,人生一路开挂,从文科状元到保送研究生完成硕博,一路清清白白,一路生花。
很快,他就从党办校办秘书室主任升为政策法规研究室的主任,随后又到了人事部部长的职位,并且兼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2024年3月,升任北大副校长,成为北大历史上首位80后的校领导。
在北大这样的平台上,80后就已经担任副校长,如无意外,他将成为一段传奇
但是,他却倒在了人到中年这一段的门槛上。
也许我们从未真正认识过他,就像钱钟书在《围城》当中所描绘的那样,教授们一边高谈教育救国,一边又勾结官场,这种道德困境,是钱钟书所描摹的社会真实画面的一部分。
北大应该是学术圣地,不容玷污。精英辈出之地,更应该守护初心。任羽中被查也给广大的教育界精英人士提了一个醒,敲了一个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