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是懂“操控”舆论的。9月10日晚,他以一条微博:“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打响第一枪,引发了一场关于西贝和“预制菜”的舆论战。
名人公开批评知名餐饮企业,很快吸引来泼天流量。西贝老板贾国龙“咽不下”这口气,9月11日晚亲自上阵“回击”,称“西贝不是预制菜”,并且“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愤怒又委屈的贾老板亲自下场,可谓火上浇油,双方“战事”升级,5天来霸榜热搜。据媒体报道,西贝营业额一天掉了100万。
有一本书叫《公司就是朝廷》,很到位的比喻。书里用项羽的例子,点出了团队管理中“千里之堤毁于领导”的问题——占有资源优势的老板往往容易“迷之自信”害了团队——用来解释贾老板的“愚蠢”也很合适。
截至发稿当天13点,西贝发致歉信,信中援引贾国龙的承诺:“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再次引爆热搜。
西贝分明一开始拿着一手好牌,本可借此机会讲讲预制菜的好处,顺便宣传一波自己的中央厨房,如今却自己跳进自证陷阱,也让企业陷入公关危机。归根结底,问题出在老板身上。
今年,是贾国龙创立西贝的第37个年头。目前,西贝旗下已有370多家门店和1.8万名员工,2023年总营收超过62亿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企业。但越是大企业,越容易出现一种现象——老板“独裁”。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集权型组织,内部是一种金字塔式结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老板,显然是掌握“生杀大权”的核心人物。作为打工人,老板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人之常情。
所以,在许多公关人眼里,最厉害的不是能解决哪个舆情危机,而是“解决”老板。不然再专业的团队,给出再专业的方案,领导不care也没办法。比如,《公司就是朝廷》里就用楚霸王项羽的例子,说出了团队管理问题中“千里之堤毁于领导”的道理。
书中,作者分析认为,楚霸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其实占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手中掌握着义帝楚怀王,内有范增、陈平、韩信等人才辅佐,外有赵、魏、淮南等盟友拱卫。结果,因为项羽本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迷之自信,无法实现对团队的有效整合,最终败于刘邦。
雄主的自信有时也是周围人建构起来的。郭建龙在《失去的三百年》一书中表达过,“官员虽然知道真相,但如果说出真相,不仅不会得到表彰,反而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官场斗争中被清算,于是他们选择将有效信息过滤掉,只说皇帝喜欢的、抓不住把柄的话。最终,皇帝无法从官员处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西贝这次公关危机也是类似的问题:身居“高位”多年,身边的人都是怎么捧着怎么来。毕竟除了老板,员工和公司都是雇佣关系,没人会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久而久之,在企业的小气候里,周边的人就会在老板周围形成一圈“信息茧房”。老板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周围都是一片叫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老板很容易陷在一种“全能的幻觉”中,认为自己的决策比团队更“英明”。
比起公关分歧,更可怕的是连品牌顾问都“哄”着自己的老板,比如“华杉2009”。作为西贝长期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华与华公司的老板,他力挺贾国龙“硬刚”罗永浩。
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老板力挺贾国龙“硬刚”
当然,“独裁”很坏,但却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就像《包刚升政治学讲义》里说的那样:一个大家都觉得糟糕而又长期存在的事情,很可能是另一个更糟糕的事情的替代品。
在自由市场环境下,企业是追求效率而不是公平的地方,老板成立公司的首要目的当然是高效地赚钱。独裁,显然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如果老板决策正确,老板指哪公司打哪,那就能“无往不利”。
但在公关面对的舆论场里,这样的“独裁”很容易出问题,因为话语环境和游戏规则变了。
在企业的舆论事件里,老板面对的不再是自己公司的“小气候”,而是网络空间的“大气候”。在公司里,老板是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强者,居高临下。但是相反的,网络空间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站在最上层的是大众,老板反而是那个在底端被声讨的“弱者”。
邹振东曾在《弱传播》中提出一个观点:现实世界的弱者,一定是人口数多的一方。舆论要争取更高的认同度,就必须往弱的方向运动与靠近。所以,舆论的世界是一个弱传播的世界。
舆论公关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争取朋友,这也是一个企业中公关和法务团队的区别所在——公关的要义在于“以柔克刚”式的软性沟通,而非“硬刚式”的法律诉讼。
当事方的回应会不断放大舆论事件的影响力,不管这个回应起的是正面效果还是负面效果。如果对事件的回应做不到一锤定音,或者马上“止血”,那么回应的后果一定是放大负面舆论。
对于舆论的质疑,西贝公关当务之急应该是放低自己的姿态,缓解、调和消费者的愤怒情绪。毕竟,网友和消费者拿的不是贾国龙的“饭碗”,不会时刻捧着贾国龙,他一味嘴硬反而会被当做众矢之的。
面对这样的言论环境转换,老板们往往无法适应,贾国龙明显是其中之一。他与网友掰扯何为“预制菜”、起诉作为消费者的罗永浩,以及致歉信中称自己被顾客们“虐”,将自己和西贝放在了舆论的“对立面”,使公关的负面效果不断放大。
西贝“致歉信”
毕竟,现在的舆论环境是“情绪先行”。把握不好公关中的情绪策略,避免不了情绪化的决策行为,很容易在舆论场中泥足深陷。
面对网络上的评论和情绪,贾国龙在采访中表示“在意,但很无奈,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认为,这次事件是“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这个危机来自大V的诽谤,让我们的客流量断崖式下滑。”
无论是古代君主专制下的朝廷,还是现代的企业公司管理,只要是人类的组织体系,一些结构性的、本质性的问题就是类似的。对于身处这个组织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或许只能寄希望于碰上个“开明”的专制者,能够冷静理智、从善如流。
毕竟,无论谁坐上现实世界里那个金字塔尖的位置,都很难避免人性里那种“全能的幻觉”。
参考资料:
中国企业家杂志《独家|专访西贝贾国龙: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万能的大叔《西贝错过了“罗永浩套餐”的更优解》
撰文 | 张天娇
编辑 | 钱琪瑶
*本文为BOOK方物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BOOK方物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