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TechPowerUp带来了最新发售游戏《消逝的光芒:困兽》的显卡跑分,共30多款显卡。该作依然采用Techland自家的C-Engine引擎,该引擎专为大型、精细开放世界环境而设计,支持基于物理的交互和动态生态系统。
此外,C-Engine引擎还支持全局照明、天气系统和屏幕空间反射等高级照明功能。虽然《消逝的光芒:困兽》在发售前被誉为是一款光线追踪游戏,英伟达甚至对其光线追踪效果大加赞赏,但实际发售时并不支持光线追踪(官方临时禁用了该功能),也没有支持光线追踪的“超级”配置文件。
另一方面,《消逝的光芒:困兽》支持各种AI缩放工具,玩家可以使用英伟达DLSS、AMD FSR和英特尔XeSS,以及多供应帧生成技术,以确保在各种硬件上获得流畅的性能。
显卡跑分情况一览
1080p
《消逝的光芒:困兽》硬件要求不高,该作在各种硬件上都能流畅运行。为了在1080p/最高画质下达到60 FPS,不开启DLSS,你只需要RTX 3060 Ti、RTX 4060 Ti、RTX 5060、RX 7700 XT、RX 9060 XT或更快的显卡。
平均帧数
最低帧数
2K分辨率
有1440p显示器?那么你将需要RTX 5060 Ti、RTX 4070、RX 7900 GRE或RX 9070。
平均帧数
最低帧数
4K
在换成4K后,情况突然变得更加困难了,唯一可以达到60 FPS的AMD显卡是RX 7900 XTX。英伟达方面,则需要RTX 4080、RTX 5070 Ti及以上显卡。
平均帧
最低帧
开启DLSS/FSR/XeSS后的帧数表现
和大部分游戏一样,AMD显卡在《消逝的光芒》中的表现相当糟糕。评测确实使用了AMD全新的游戏驱动程序,因此这并不是缺乏官方支持。相反,RTX 50系显卡表现更出色,而且更高端的显卡尤其如此。
游戏设置对画质或帧率 (FPS) 影响不大。从“高”切换到“极低”仅会导致帧率提升约15%,游戏画面基本保持不变。
Techland非常依赖配置文件中的拉伸调整,评测禁用了这些调整来评估它们对画质和帧率的影响。遗憾的是,对于那些硬件较弱、愿意为了更高帧率而牺牲画质的玩家来说,这会让你失望——因为可用的改进并不多。好的一面是,游戏支持多种画质提升技术,但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应该提供更丰富的设置范围,为玩家提供更多选项、权衡和选择。
显存 (VRAM)
显存占用完全不成问题,《消逝的光芒:困兽》的显存占用并不高,考虑到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的低质量纹理,这并不意外。
在最高画质和4K分辨率下,游戏显存占用约为8GB,帧生成时则为10GB。这意味着8GB的显卡性能表现不错。
但在1080p分辨率下,显存会非常满。在极低的画质设置下,显存占用会略高于6GB,因此6GB或更低显存的显卡运行游戏会比较吃力,或者不得不在GPU和主内存之间不断交换数据,这会严重影响性能。
显存占用
着色器卡顿和无障碍选项
虽然虚幻引擎因其着色编译阶段和着色器卡顿而臭名昭著,但得益于Techland的C引擎,这在《消逝的光芒》中通常不是问题。首次启动或更换硬件/驱动程序后,会有一个短暂的30秒着色器编译步骤,但这通常会被各种加载屏幕所掩盖,而且速度非常快。一旦进入游戏,着色器就完全没有卡顿,一切都运行得非常流畅。但是,即使在NVMe SSD上,在加载大型开放世界区域时移动时,您可能会遇到一些遍历卡顿。不过,这些卡顿并不会影响游戏。
在无障碍选项方面,游戏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你可以调整难度,降低特效以避免晕动症,启用各种色盲模式,并将QTE事件切换为按住而不是点击。键盘布局可自定义,并且可以启用自动瞄准(默认关闭)。虽然它可能不像其他一些近期的AAA大作那样提供丰富的选项,但绝对足够了。不过令人恼火的是没有快速旅行选项。
画面
与大多数最新版本的游戏不同,《消逝的光芒:困兽》并非基于虚幻引擎制作。开发商Techland决定继续使用其久经考验的C引擎,该引擎也曾用于开发前作。引擎内部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改进,但总体而言,一切看起来都差不多。
游戏画面尚可,但从一些截图中可以看出,该引擎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略显过时。此外,我认为游戏的制作水准略低于前作,这可能是由于其DLC版本的影响。地图制作精良,充分利用了垂直移动,跑酷机制也与此设计相得益彰。除了UV区域外,地图上并没有太多区域拥有出色的光影效果。画面暴力程度有所增强,但你可以在设置中进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竞品游戏相比,本作的纹理分辨率要低得多。当你靠近墙壁时,纹理会变得明显模糊,有时甚至会出现像素化——现代虚幻5引擎游戏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
总结
总的来说,《消逝的光芒:野兽》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游戏优化,尤其适合这类游戏的爱好者。它并非革命性的革新,但在各种硬件上都能流畅运行。
游戏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