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卷俞烈的SLG赛道,最近再现“奇景”。
今天(9月20日),《三国志·战略版》(以下简称《三战》)正式迎来六周年庆,而同步开启的打金服暨六周年主题服不仅预创盟数量超过1500、预约玩家数破10万,以50人为单位的小团体“世家”的数量,也直逼1万大关,促成了SLG圈首个“万团大战”盛况。
这也直接导致《三战》升级后的服务器再次被挤爆,出现了部分玩家不得不排队进服、又“梦回开服”的情况。
甚至在打金1服的一些落州点,更是开服不到5分钟就已经显示爆满。
随着周年庆打金服的爆火,《三战》也在iOS畅销榜上升至第三的位置。
回想行业这两年的情况,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有越来越多厂商正在入局三国SLG,想从这一经典品类分羹。而《三战》的强劲表现有目共睹,这款产品一直处于SLG品类的头部位置,今年也屡次冲进畅销榜前5。这次六周年取得的成绩,无论是热度还是市场反馈,更是颇具里程碑式的意义。
已经长跑了六年的《三战》,为什么能在这条红海赛道立于不败之地?
六周年比开服还火,凭什么?
《三战》这次六周年的火爆,其实得分两个角度来看。
短期来看,《三战》点燃玩家热情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三个月前官方宣布将重磅投入的1亿现金,终于开始全面落地。
对核心玩家而言,“官方亲自下场发军费”这种事放眼整个品类,也称得上是破天荒头一遭,无疑提供了很强的参与驱动力。甚至很多SLG圈层内其他游戏的知名大盟,例如麒麟阙、沧海、玄天司、大咩王朝,以及寒朝、小字、元气团、龍骧等等,也都纷纷宣布入局《三战》,提前开启抢人模式,为游戏率先拉动了一波重要的玩家流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火爆的打金服其实是《三战》酝酿已久的战略成果。今年6月,《三战》先官宣了1亿现金的投入,随后在7月就将长安之乱剧本限时下放到S1赛季,推出了能赚真金白银的S1打金服。
而今,《三战》不仅延续了得到验证的策略,还将周年庆打金服的规模全方位扩大——扩充奖池、提升服务器数量,进一步明晰赏金分配规则——可以说在经历了三个月的生态测试和方方面面的筹备后,《三战》在激发玩家GVG热情、“做透GVG核心乐趣”这条路上,迈进了更为关键的新阶段。
不仅如此,在清晰的战略聚焦前提下,《三战》依然在尝试用玩法创新给玩家呈现更多GVG乐趣。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点燃“万团大战”的关键——世家玩法。
在六周年的打金服,玩家联盟从过往300人下调至世家的50人,世家之间又可以彼此联合,至多6家联合征战霸业,这种以小团队为主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回流玩家和新手玩家的门槛、更利于成员之间的沟通管理,同时带来了更密集的联合与对抗,让沙盘战场风向更刺激、也更难以预料。
世家争锋,战场更加风云变幻
实际上,《三战》投入1亿现金给“GVG对抗”添的这把火,不只是助燃周年庆的打金服,同时也面向征战PK赛季的玩家。而为了让玩家能更清晰地对奖池有一个心理预估,官方还在开服前特地推出了“赏金模拟器”,让玩家能测算自己的“SLG身价”。
打金服和PK赛季的奖池结算机制,其实会综合考量玩家的活跃贡献、霸业情况、赛区强度,以及团队协作与最终段位等综合因素,每个玩家时间和策略的投入都会被量化和转化为奖金份额。
因此从玩家在社区的分享来看,不仅顶级同盟也能分得高额奖金,基本上所有参与的活跃玩家,都有机会分得现金和各种奖励。
多个上榜赛区预计将瓜分近百万奖池,同时平民玩家也有可观的回报
这种站在玩家角度上考虑的优化设计,不仅让玩家能够更好地评估自身优势,有更强的参与驱动力,还增加了社交话题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其实能看到,《三战》六周年的成功两个动作很关键:一是敢于先行,突破性地推出打金服,不断搅动游戏的用户生态;二是在认定方向后敢于持续深耕,以此不断给玩家带来新鲜体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战》的大胆举措背后有重要的前提,并非所有产品都能做到。一方面,玩家的热情本身极为重要;另一方面,官方本身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以及灵犀这样与之匹配的游戏和版本设计水平,去持续支撑和落实这些新想法、大动作。
从长期来讲,这次全面升级的打金服大受欢迎,其实也是《三战》一直以来坚持革新GVG体验的结果。
你会发现,《三战》在多年迭代过程中,从最初的真实行军,到军师技的推出,再到今年具有高低差的立体沙盘,不断创新的各种玩法体系,都被验证了是能带来差异化对抗体验、唤醒玩家对战热情的举措。
利用高低差地形作战
说到底,为什么《三战》如此重视玩家的GVG体验?
在今天,做SLG体验已经广泛被视为一种做长线的手段,但对许多核心玩家来说,真正能把他们留住的,归根结底还是GVG带来的游戏激情。特别是在三国SLG中,GVG要好玩,玩法、规则和对手都很重要,《三战》恰恰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重新对这些部分进行了打磨。
比如玩法上推出的世家,延展了沙盘战场的可能性;规则方面进一步打击团控、细化霸业和奖励规则,强化玩家驱动力;同时组队大厅和预落州让外交更透明化,再加上三战本身的高端玩家规模,使得玩家彼此的交锋更有看点。
包括在不久前的发布会上,《三战》项目组也表示要“做透GVG”、“持续深耕GVG竞技体验”,承诺用更高的投入去激活GVG环境,进一步打击工作室团控行为,保证游戏环境的公平性。而这些举措,也在这个过程中一一得到了落实。
最终,足够多的参战玩家和势力交锋、足够丰富多变的战场策略和变化,满足了《三战》玩家的这种GVG体验需求。
不管是短期动作还是长期策略,在内卷的SLG赛道厮杀,真的没有什么捷径,无论是玩法的创新还是运营力度的投入,最终都是要服务于玩家体验。而《三战》抓住GVG这一核心体验,在这方面不遗余力的持续投入,使得他们一直都走在品类的前列,拿到了有力的出牌筹码。
因此六周年的爆火,与其说是《三战》的一场胜仗,不如说是他们长此以往“死磕”GVG、厚积薄发的成果,以及玩家对这款产品多年来在体验迭代上的一次综合肯定。
“三国顶流”,何以炼成?
SLG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品类,透过玩家社区的讨论其实也看得出来,《三战》的六年除了在品类体验上不断追求变革,在另一片重要的领域——三国游戏品牌——也建立起了自身的护城河,乃至成为许多SLG和三国爱好者心中的“顶流”。
这种品牌印象的构建,一方面正是来自于本身持续的产品迭代。
比如之前提到的他们对GVG体验的关注、不断更新的创新玩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能为玩家建立起《三战》“始终有新鲜玩法”“常玩常新”的心智。
并且每次玩法上的迭代,《三战》十分注重与剧本与玩法的融合设计,从赤壁之战的水上作战,到长安之乱的万人巷战,都保证了每一次重磅剧本能给玩家在玩法体验上带来亲临历史战役的沉浸感,强化玩家对官方“真的懂三国”的认知。
这种对玩法乐趣的追求甚至说较真,也成功让《三战》收获了一批高端玩家的持久青睐,包括演员胡歌、李乃文,冬奥会冠军任子威,导演陆川,网文作家天蚕土豆,还有自媒体人六神磊磊等等名人,其实都是资深的忠实玩家。
演员李乃文出战三战打金服
这些名人玩家,本身就极具话题性和号召力,让《三战》能够把品牌影响力逐渐施加到多个领域的潜在用户群体当中,为游戏的下一次破圈打好扎实的用户基础。
另一方面,游戏之外也处处是赛场。
三国SLG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展到今天,内容生态已经是一个行业默认的重要板块,而《三战》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很久的耕耘,并且收获颇丰。
打开B站这样的内容社区,你会发现在“三国”关键词下,《三战》已经产生了多个三国话题的爆款长视频内容,像是“一夜古法筑万人冰城”的大型试验纪录片,播放量已经超过了430万。
而“显微镜下的三国”系列视频,总播放量更是已经突破了1000万大关。
并且有趣的是,《三战》的内容往往是结合当期推出的玩法和武将而打造的,激发大量玩家的讨论的同时,主题也十分发散,从历史人物的评价、到事件背后的人文背景,再到视频中使用的游戏美术风格、角色在游戏中的表现,滚雪球式的内容探讨,不断加深了游戏对三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一期关于法正、刘备的内容
其实这样长期下来,三国SLG的核心玩家,看到的是制作组对三国文化的热爱、钻研和诚心。而一个喜欢三国文化的玩家,即便短期内没有接触过SLG游戏,也可能看过《三战》从三国历史文化角度挖掘的内容,逐渐对游戏品牌建立起积极的印象。
《三战》与新华社在今年合作推出的三国文化爆款内容
总而言之,每一个版本的产品迭代、不断推陈出新的剧本和玩法设计,对精品三国内容的耕耘......诸如此类的运营动作,不仅反映了《三战》对长线的追求和思考,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成功让游戏真正“懂三国”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为六周年这样的节点性的市场成绩爆发,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结语
对《三战》自身来讲,这次六周年的成功的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印证了过去多年他们重视玩家GVG体验、重视玩法创新的迭代方向的正确性,让外界把目光再次投向这棵难得的常青树,也让人对这款产品剑指十年的长线运营充满了信心。
之于灵犀,《三战》稳中求进、不断拓新的表现,无疑会让这家华南大厂在SLG的布局动作持续受到业界关注,并且让他们的“三国”品牌更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同时对整个SLG品类来说,《三战》在六周年的收获则更像是为行业交出的一份运营范本: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竞争如何激烈,对游戏玩法核心体验的重视、对三国文化的热爱和耕耘,不忘初心,始终是一款三国SLG产品走向长线的根本。
招游戏产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