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发现父亲500多万遗产用于保健
【女儿发现父亲500多万遗产用于保健】2025年9月,广东珠海的孙春霞蹲在父亲遗留的保健品堆前,指尖划过堆积如山的包装盒——这些占据半间屋子的“固体饮料”“压片糖果”,连同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构成了一场吞噬500万元养老钱的惊天骗局。从玻璃钢行业能人到“保健品信徒”,这位南下珠海三十载的老人,用毕生积蓄为子女留下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遗产清单”。孙春霞父亲生前转账记录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老人通过珠海时光蓝桥美容院老板葛某的引荐,向三家公司累计转账558.14万元:广州大成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收232.15万元、广州可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142.29万元、珠海懿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收183.7万元。这些资金流向的“产品”令人咋舌——可芳公司销售的“佑芯安”综合果油饮品,180支加强调理版售价39.8万元,单支20毫升饮品单价达2211元;另一款“斐肽”饮品25毫升装售价2211元至2483元,堪称“液体黄金”。更触目惊心的是这些“神药”的真实成分。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佑芯安”外包装标注为普通食品,却被包装成“心脑血管全年顶级定制”套餐;大成公司宣称具有“调血压、降血脂、助睡眠”等功效的“欣泰通因体饮料”,实为普通饮料。这些公司通过虚构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院的合作关系,将成本低廉的食品伪装成“高科技医疗项目”,精准狙击老年群体的健康焦虑。孙春霞提供的视频揭露了这场骗局的核心套路:2024年某会销现场,工作人员站在台上高呼“专注修复肝损伤,糖尿病、高血压全部通通可以解决掉”,台下老人被煽动得热泪盈眶。这种情感操控只是第一步,更隐蔽的手段在于构建“信任闭环”——老人因购买金额高且外表显年轻,被三家公司当作“成效样板”反复宣传。某美容院老板葛某甚至安排老人与新客户“交流经验”,利用从众心理瓦解防备。
监管记录显示,这条黑色产业链早已劣迹斑斑:广州大成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因虚假宣传被罚款25.1万元,2024年再次被立案调查;广州可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因走私进口保健品被罚款54.05万元,其销售的“牛樟菇”为台湾地区产品,在大陆并无销售资质;珠海懿美公司推出的“淋巴全息排毒”“VIP T细胞6次”等项目,被卫生健康部门认定无超范围诊疗依据,却仍通过“先付9.8万自体培植入库”等话术诱导消费。
孙春霞的维权之路充满荒诞色彩。她向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后,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时未发现宣传内容,决定不予立案;珠海市香洲区卫生健康局调查后称未发现超范围诊疗行为;涉事公司或挂断电话,或处于经营异常状态。这种“猫鼠游戏”折射出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困局——商家通过“线上宣传、线下交易”“普通食品包装医疗功效”等方式规避法律制裁,而跨区域作案更增加了执法难度。
家庭关怀的缺失则为骗局提供了温床。老人女儿坦言:“父亲患糖尿病多年,本应遵医嘱服用正规药品,却在三家公司的诱导下放弃了正规治疗。”这种“以保健品替代药物”的危险行为,暴露出子女对父母健康管理的严重缺位。当老人将全部积蓄投入“神药”时,子女竟对巨额转账毫无察觉,直至遗物整理才如梦初醒。
这起案件绝非孤例。据中国保健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其中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占比超60%,而相关投诉量同比增长47%。从“权健事件”到“500万保健品骗局”,暴露出行业监管、企业伦理、家庭责任的三重缺失。
破解困局需多方合力:监管部门应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溯源”的全链条执法机制,对虚假宣传、走私进口等行为实施信用惩戒;企业须恪守“产品功效需经科学验证”的底线,禁止将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子女更应将“定期查看父母账单”“陪同就医”纳入日常关怀,而非在骗局暴露后才追悔莫及。
当孙春霞站在父亲遗留的保健品堆前,那些标注着“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的包装盒,仿佛在无声控诉着整个社会的失职。500万元买不来健康,却买来了对人性贪婪的深刻警示——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每个家庭都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唯有构建“监管铁腕+企业自律+家庭温情”的三重防线,才能让老年人的养老钱真正用于安享晚年,而非成为滋养黑色产业链的“养分”。
以上就是【女儿发现父亲500多万遗产用于保健】有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