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这片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和内蒙古高原交界地带的土地,是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交汇的缩影。每一个季节,这里都有独特的打开方式。
秋天的乌兰布统草原层林尽染,是一场童话般的视觉盛宴;冬天的达里诺尔湖畔,雾凇挂满枝头,像是北国冰雪画卷;春天杜鹃花海漫山遍野,提醒人们“塞北的春天,从不迟到”;仲夏时节,这里又成了天然空调,是避暑胜地。
克什克腾,蒙古语意为“亲兵”“卫队”。全旗面积超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万,分布着蒙、汉、回、满等10个民族。它的地形自东向西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沙漠,几乎囊括了内蒙古大部分的自然景观类型:火山遗迹、冰川石林、裂谷地貌、湖泊湿地应有尽有。
从贡格尔草原蜿蜒而过的“金界壕”,是金朝为防御北方边患修建的古代长城遗址,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草原深处,这道残垣断壁仍在讲述着一段被风沙掩埋的历史。
地质奇观是克什克腾的一大看点。巴彦查干苏木的大石阵,是侏罗纪晚期火山活动留下的产物,距今已有1.8亿年,绵延十几公里,像一座凝固的时间迷宫。而阿斯哈图石林、砧子山火山地貌等世界地质公园景观,也让这里在地质学界占有重要一席。
水资源同样值得关注。达里诺尔湖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也是候鸟迁徙的“北方驿站”。每年春秋,丹顶鹤、白天鹅、蓑羽鹤等百余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湖中的华子鱼生长在半咸水中,营养丰富,是当地冬捕的主角。这项传统习俗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源开发方面,克什克腾旗坐拥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县级地区。2024年春,这里落地了中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项目。同时,这里还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铁锡矿,锡、钨、铜等金属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物产方面,这里出产有“草原黄金”之称的亚麻籽油、以细嫩多汁著称的草地牛肉,还有“小驼乡”达日罕乌拉苏木的双峰驼奶产业。宇宙地镇的沙葱种植基地,是蒙东最大规模的仿野生沙葱产业区。此外,克旗黄芪等道地药材也已实现规模化种植。
文化层面,克什克腾旗也是非遗富集地。“锤打麻油”技艺流传百年,是民族团结的生活缩影;“达里湖冬捕”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传统技艺和民俗,不仅是文化的延续,也正在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站在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的最高峰,远眺大兴安岭主脉,你会明白,克什克腾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像是一个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时空节点。这里有内蒙古的地理“沙盘”,也藏着中国乡村振兴的一种可能。
十一假期,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走进克什克腾旗,在秋风里,与草原、森林、湖泊和历史来一场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