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黔东南9月21日消息(记者栾小琳 实习记者杨小娅)9月2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系列活动之一的非遗巡游展演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万达小镇举行,众多市民和游客走上丹寨街头,沉浸式感受非遗视听盛宴。
贵州水家学会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姑娘们身着民族服饰在表演(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扬武镇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兴仁镇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游演队伍集结了46个方阵,汇聚了河北常山战鼓、陕西安塞腰鼓、福建福州游神、广东佛山醒狮等全国知名非遗项目,以及贵州省内各市州和丹寨本地的非遗服饰、歌舞、技艺、美食等,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让众多慕名前来的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独特魅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生机活力,吸引了上万人市民群众参与。
扬武镇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婚俗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白领苗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甲脚村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巡游方阵从丹寨县城锦鸡广场出发,沿4公里路线向万达小镇行进,用歌舞、技艺、服饰串联起一幅流动的民族文化画卷,沿途的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巡游方阵一路走、一路演,将非遗技艺与互动体验融入行进过程。在 “苗族蜡染”方阵中,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精美的蜡染作品;“陕西安塞腰鼓”方阵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引得观众连声叫好;在“福州游神”方阵,表演者头戴 “傩面”,手持斧、钺、刀、戟等道具,按照福州神游 “踏罡步斗” 的传统仪式步伐行进……
安塞腰鼓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贵州水家学会方阵(央广网发 杨小娅 摄)
来自丹寨县龙泉镇卡拉银匠村方阵的领头人说:“今天我们方阵主要展示的是苗族的非遗制银技艺,通过巡游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民族精妙的制银技艺。有时间的话,欢迎大家到丹寨银匠村非遗博览馆去参观。”
此次巡游展演活动,打破了非遗传承的传统模式,将静态的非遗展示转变为动态的巡游表演,进一步拉近了非遗与大众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