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日下午,《射雕》宣布将于11月24日15点正式停运。
其实《射雕》停运亦有迹象。《射雕》此前每月都会发布两期“策划答疑”,但游戏茶馆发现,已步入9月下旬,《射雕》还未更新一期“策划答疑”。并且9月整体可玩内容更新量少于往常。
最近一期策划答疑
此前就有传闻《射雕》所属工作室正在进行优化,这些无不预示着游戏可能迎来调整。今天算是靴子落地。
《射雕》也曾屡次在宣传稿中定位为“旗舰MMO”。不过游戏上线之初因为美术风格、核心玩法以及商业化设计等不符玩家口味,遭遇重大挫折。虽更换制作团队奋力一搏,但终究还是回天乏术。
1.0版本滑铁卢,原制作团队被更换
《射雕》初版美术风格独特,角色设计呈幼态美,自带网红脸,建模给人以BJD娃娃的感觉。
其实在测试期间,就有玩家提出疑惑,直言美术欣赏不来。但彼时制作组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
1.0版美术风格不对味
另一方面,《射雕》初版尝试以新的角度解读原著剧情,被玩家认为是魔改剧情。后续事实也证明,《射雕》的坚持没有获得玩家、原著粉丝的认可。
除了美术风格外,《射雕》1.0版本试图将二次元大世界与MMO融合,但手法还较为稚嫩,玩家体验较割裂。玩家并没有体验到武侠江湖的快意恩仇。
游戏上线初期自然也逃不过各种性能问题,bug、卡顿以及移动端适配等问题拉低了玩家体验。据《射雕》后来自揭伤疤,由于底层优化问题,公测后游戏丧失了80%移动端玩家。
《射雕》1.0版本上线后,迅速跌出App Store畅销榜百名开外,很快就“查无此游”,游戏口碑极速跌落。
上线首月,畅销榜排名一路下滑
后续《射雕》更换了制作团队。
回炉重制一年,2.0版本未能逆天改命
《射雕》回炉重制,花了一年时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推倒重来。新团队迅速公开了游戏回炉重制,涉及游戏方方面面。最为根本的是,按照还原金庸原著的方向进行开发。
美术层面,《射雕》2.0版全面重制角色模型,转变成写实风格,角色形象也更为成熟。
2.0版角色形象
剧情层面,新版重构剧情,增强玩家的剧情参与感,玩家可以自由穿越到金庸“射雕三部曲”里面的各个不同时间点,去体验不同的剧情。
玩法层面,游戏调整为章回体赛季制,推出“万径归宗” 系统为玩家减负,同时优化日常任务肝度。简化战斗系统,增加智能连招,去掉类似魔法的特效,让战斗回归“武学”。为了实现逼真的武侠战斗,《射雕》2.0版动还用了动作捕捉录制。
8月的版本更新中,《射雕》一口气加上了热门玩法“搜打撤”,还允许玩家间自由交易。实现游戏经济体系的一大突破。
正如《射雕》现制作人所言,之所以没有放弃游戏,还是因为希望挽回口碑,希望玩家继续信任团队的研发能力和在MMO领域的积累。
但终归是1.0版本埋坑太大。《射雕》2.0版今年3月重新上线后至高冲上了畅销榜60名左右,随后又跌出了畅销榜Top 100。
据玩家社区反馈,《射雕》PVE高难本匹配路人玩家困难,也从侧面反映游戏活跃用户基数不高。
版权即将到期、玩家流失、经营目标等多重压力下,《射雕》停运止损也在意料之中。
重制作游戏贴近市场之难
《射雕》原计划是横跨原著三部曲共150年的武侠江湖,做成了显然是史诗级长期运营的标杆游戏。
今年5月《射雕》曾雄心勃勃地公开未来更新路线图,计划将于今年底或明年春推出大型资料片“决战光明顶”。并预告资料片推出时,游戏也将升级成UE5引擎。这个规划已经完全无法实现。
这些规划已无法实现
从开始立项研发到公测上线,重制作、长周期的产品也面临着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射雕》折戟,令人唏嘘之余,也警醒行业对研发、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