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的生活模拟品类又有高手。今日,腾讯银之心工作室便曝光了一款小人国生活模拟治愈新游,《粒粒的小人国》。
近日,茶馆受邀前往工作室玩了新游。据了解,《粒粒的小人国》是腾讯内部“春笋计划”一部分,目标为探索新领域,孵化不一样的产品。这也正如游戏带给茶馆的第一感受。那就是:太奇妙了。
《粒粒的小人国》的题材便很有趣。正如游戏名所言,在这款新游中,玩家将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缩小身形开展一段奇妙旅程。但所不同的是,在《粒粒的小人国》中,游戏将围绕“身边的小人国”的概念,以卧室里的书桌为主场景,建造、探索、种植、和粒粒交朋友,踏上生活幻想之旅。
缩小身形看世界,戴上想象力的翅膀,日常生活变得“熟悉又陌生”。被遗忘的闹钟可以是摇椅,眼镜盒铺上毯子变成沙发,手表被改造为可兜住几本书的时钟、卷尺也能是茶几……在试玩现场,他们还被还原为现实场景。
现实场景
大家在里面转来转去,争相举着棒棒糖合影,被庞大世界吞没的孤单和焦虑感似乎也被治愈,让人从微小之处重新拾起了被忽略的美好,也让人想到看《天竺鼠车车》等各种微观定格动画的小幸福。
试玩会当天,主创团队也向媒体分享了新游的创作理念:建造我们身边的小人国,关键词为“生活感”。他们想从“小人国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出发,创作团队自己心目中的模拟经营游戏。
为此,他们将不局限于动森等生活模拟品类,也不为目标用户贴标签,更不强制社交……而是将有趣的生活体验放在微观游戏中。他们希望借此,照亮玩家的情感世界。
01
灵感来源
于生活
《粒粒的小人国》的诞生,源于一个日常生活情景——团队负责人在工位上补觉做的梦。
据团队回忆,那是一个奇妙的梦,他的身体变得很小,还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位。因为这个奇妙的梦,团队在那个加班的深夜中开始讨论:如果他们变小去看世界,会有哪些奇妙体验。那天,大家脑洞大开,聊得很酣畅,他们想到了许多关于小人国的独特玩法和感受——用蒲公英飞行,把尺子当乐器。
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如果用变小后的视角重新打开这个现实世界,生活中的美好好像变得更“大” 了。
于是,最后这个梦变成了《粒粒小人国》中的一方书桌。变小的玩家将在暖洋洋的桌上建造房屋,探索各种奇幻天地,邀请可爱的粒粒生物们一同生活。
02
微缩世界的
治愈生活
本次试玩体验主要聚焦于核心玩法的展示,包括换装、探索、建造和粒粒陪伴等。
首先,玩家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粒粒的小人国》搭载了和换装游戏同样丰富的搭配系统,从饰品、妆容到发型,有不少可随心搭配的部件。服饰风格也很多元,双麻花女孩、万圣节魔法师……玩家也能当个潮酷小孩。并且,特别的是,服饰的整体风格带来一种毛线团般的温暖质感。
换装界面及风格
这种毛绒质感,同样被带至了小人国摇粒乡中。
在试玩版本中,茶馆率先来到书桌一角。这是一个具有高低差的独特世界。目光所及处,从街道到店铺,都带有毛茸肌理感的主观感受。拿制作组的话说,《粒粒的小人国》围绕“身边的小人国“的核心概念,美术画风主打的是富有生活感的“风格化卡通渲染风格”,是一种“类皮克斯”的写实风+绘本风的童趣风格。
而小人国的citywalk,也开启了现实世界的另一面。
小人国的街景当然有路边绿植区,但是定睛一看,里面是用毛线团包裹的仙人球,上面还点缀着小黄花。走到零售店面前,抬头又发现它的屋顶顶着瓶罐,还零星使用纽扣做装饰。走到高处,凌空一跳,茶馆便荡着乌帕尾巴又晃回了桌面。拿出滑板,跟随窗台外钻进来的移动光影一路走到边缘,凌空看见了桌边的椅子,心思才又回到现实世界:原来,我真的在书桌上!
本次,游戏试玩也解锁了探索模块。呼叫乌巴车,玩家就能来到野外的晨露花海区域。
这是茶话会的一角。穿过甜蜜的郁金香,玩家能够边走边收集花粉、花瓣和露珠,蹦在书本上收集阳光。玩家还能在变大的小雏菊花蕊上蹦着前行。有时,碰见幸运的扑扑菊和摇摇花,则能大量获取花粉。而这些资源将成为制作家具的素材来源。
在野外,玩家还能碰见各种粒粒。据团队成员所述,游戏内的粒粒被分为四个基础种族。其中星友族最像人类,而卜卜族则为小动物形象,因索族是机器人,另外还有怪咖云集的危咔族。不同粒粒喜好不同,需要布置心仪家具后,才能邀请他们来到书桌安家。
不同粒粒
整体来说,“身边的小人国”题材在当前生活模拟品类成为极其差异化的存在,已经让人开始期待下次的游戏体验。
也正因游戏的独特性,主创团队表示,“团队每天都在遇到新的困难”。其中,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便是:如何去重新塑造小人国的世界。
“当人变小,身边的物件密度大幅增加,团队的工作量也会大幅增加。”主创团队表示,这会让小人国的灵感落地和设计逻辑发生改变,他们需要去大量还原细节,包括日常被忽略的风声、雨声和昆虫的叫声。
而在设计具体场景设计时,他们又要兼顾现实性和可玩性,这时,很多设计细节都会被推倒重来。关于花海区域的3D场景设计,主创成员回忆,团队便反复做了三版。若只顾3D动线设计,他们发现不符合人类场景。简单还原,又不具备探索乐趣。而在最终版本中,他们需要既能保证远观是茶话会场景,近看又能保证游玩乐趣。
花海场景
他们形容这是一个“既要又要”的过程。他们希望从陪伴玩家长大的书桌出发,为玩家创造一个治愈的精神乌托邦,让人从日常生活的小物件中,便发现身边的美好。
03
回归日常生活
解读情感陪伴
腾讯作为擅长强社交产品的厂商,这次却将游戏体验放在非强制社交上,让人略微惊讶。
不仅如此,腾讯银之心工作在分享过程中反复强调的三个字是——“生活感”,希望在《粒粒的小人国》中打造一个去功利化、重情感共鸣的日常陪伴型社区。
为结合游戏体验和采访内容,“生活感”主要表现于建造、探索、服饰和社交体验等方面。但这些是游戏玩法的表现,为体现生活感,他们创作的出发点来自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的趣味点,将其转化为微缩世界中的游戏玩法。
为每件日常物品重新从“小人国”的视角赋予功能和玩法,这便尤其考验团队的想象力。对此,主创团队表示,他们在面试阶段,也会注意招揽热爱生活的团队伙伴,而这个判断标准之一是,“当面试者聊到兴趣爱好,眼睛会放光”。
当热爱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粒粒的小人国》的开发流程也打破了边界。不同于策划提方案,美术、程序跟在后面实现的线性流程。在这款游戏中,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而这些灵感将被汇聚于“创意池”中,让小人国的微观生活,实现团队共创。
也正因此,《粒粒的小人国》不仅让玩法停留于“小人国”题材的噱头中,而是真的让大家日常生活中共同感受到美好瞬间落地。
于是,在这款生活模拟经营游戏,当玩家置身于花海场景中时,收集的并非木头、石头等物品,而是直射的午后阳光、在空气中萦绕的花香。在团队看来,它们构成了大家对于轻松氛围、烟火味的生活想象,而这些物品恰恰是缩小后的人类可能会重新拾起的生活细节。
粒粒陪伴玩法同样加入了生活细节。团队成员表示,目前团队已经设计了百名粒粒居民。粒粒不仅拥有各自的喜好与性格,有的自恋、有的像小孩、有的则是小大人性格。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和玩家相处中形成共同的独家记忆。比如当玩家穿了一身漂亮衣服,他/她会主动评价真好看。而当他/她向玩家提问,“月饼喜欢吃甜还是咸的”,回答喜欢甜月饼后,玩家可能会在下个中秋节美美收获一枚甜月饼。
主创团队表示,团队的终极目标是:个性不一样的NPC,他/她所做的回应也会不同。游戏的角色AI模块也将会是他们持续深耕的部分。
官网此前的招聘信息
而在服饰方面,关键词则是“舒服”。《粒粒的小人国》中服饰分为三种风格:潮流、特殊情景和自己的品牌。但无论如何,团队判断舒适的标准是——“看见后,我们自己想穿。”在现场发布会,那些曝光的服装似乎能让人想到特定的生活场景。看见白熊奶茶套装,让人感受到暖和。而街头涂鸦套装,则似乎穿上便能脚下带风。
不过说到这里,在当下聊到一款生活模拟新游时,玩家和行业最为关心的还是——它的玩法能否在治愈感和手游难以避免的肝氪体验实现平衡?
关于《粒粒的小人国》的商业化模式,目前团队基于版本开发进度尚未明确透露。但游戏的肝度设计,主创成员则表示:游戏整体会弱化竞争,玩家可以很肝,但这个过程并非让玩家基于避免损失的动机去肝,而是有很多横向的内容(烹饪、种植等)可供玩家选择。
对于这点,主创团队也向媒体补充介绍了《粒粒的小人国》的核心玩法循环。
具体来说,游戏整体将围绕核心玩法“小人国的建造”,串联起不同模块的体验。“玩家首先需要通过探索小人国世界,了解背后的故事,获取生活所用的各种材料,用来建造自己的家,并逐步解锁书桌的不同地块,从而邀请更多粒粒来到家中,然后创造更多丰富生活场景。”
“但它们没有时间强制性的要求。”主创团队补充。当基础体验模块已逐步解锁,选择权则会完全教回给玩家。主创成员表示,玩家可以选择烹饪做大厨,创造小人国食谱。玩家想让书桌绿植环绕,便可以花更多时间用心种植。
此外,《粒粒的小人国》希望用情感体验重塑游戏的社交玩法。团队表示,他们不会以群体对抗和博弈作为游戏社交的驱动力,而是将现实生活中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情景,还原至游戏中。
他们会在游戏中,为弱动机/无动机玩家设计许多停留点。它可能会是公共场景偶遇的一场花园话会。它会是一场破冰。当然,单人也能完成。团队希望玩家能够沉浸于小人国的探索沉浸体验中,缓慢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而在彼此熟识之后,好友们再一起开派对。
让一切回归自然的模样,让一切偶遇自然而然地发生。这似乎是团队在《粒粒的小人国》中想要表达的生活态度。
而这个关键在于看见。不仅是看到好的一面,也看见其它更多元的情绪,于是他们设计了“暗星深井”副本,玩家可和朋友一同用棒棒糖击碎暗星。他们还看见了流浪动物,于是将其设计为乌帕。
他们也通过游戏看见了自己。在粒粒中,有一名星畔协会的新手滴栗,那是最初决定在新跑道启程的他们自己。
04
结语
不局限于品类标签
当下,生活模拟品类,正在移动平台成为厂商较为关注的垂直品类。
这个品类以治愈体验为核心。但这份心流体验移植至移动平台时,总会因手游端的任务设计、强制社交体验被频繁打断,最终成为任务般的存在。
腾讯银之心团队《粒粒的小人国》作为跨端互通游戏,以“身边的小人国”为主题切入,实现了题材体验的创新。它有建造、探索和NPC社交,但如何围绕“生活感”打造没有任务表打扰的沉浸式体验,这对于团队来说,想必也是仍在费心思考和打磨的方面。
对于“目标用户”及如何看待“生活模拟品类天花板”这个问题,主创团队回答得很诚恳,也有团队自己的决心。
他们坦诚生活模拟品类并不好做,它所代表的沉浸代入感对产品内容要求非常高。但他们也表示会从题材和情感体验切入,做出团队喜欢的生活模拟游戏:“我们希望把这些体验实现,不断去拓展生活模拟的边界。”
他们希望《粒粒的小人国》是一款全年龄端的产品,它能吸引喜欢搭配、收藏和休闲体验的玩家。其次,他还表示:“我们没有完全以品类逻辑来做这个产品,而是基于题材或生活氛围思考在做这件事。它是一种‘过家家’,我们希望《粒粒的小人国》能给玩家带来小人国的独特体验,就像Slogan说的一样。”
“小小的我,自在地活。”
最后,关于游戏的主题活动运营、UGC创作以及IP联动,都已在游戏的长线运营规划中。让我们期待它的下次露面,在此次首曝后,也期待《粒粒的小人国》在未来公布更多的有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