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晒出现场照片,JDG比赛没人想看,现场入座率不足10%,在不少观众眼里,LPL的热度似乎依旧存在,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将如今的真实状况直观地暴露出来,那就是在刚刚结束的冒泡赛中,JDG对阵WBG的比赛现场座位空空荡荡,入座率甚至不足10%。
要知道,这可是一场关乎世界赛资格的关键对局,按理说应该有很高的关注度,然而现实却十分冷清,偌大的场馆内,观众稀稀落落,与往日的火爆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相比之下,就在上一场的IG对TES的比赛中,现场座无虚席,氛围拉满,这种强烈的对比,恰恰反映出如今LPL热度的“分层”现象。
这背后揭示的,是LPL观众群体的心态转变,过去,不论是哪支队伍对阵,只要是LPL赛场,就能吸引大量粉丝前来观战,因为大家对联赛整体有信心,觉得每场比赛都值得投入,而现在,观众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在少数几支顶流战队身上,例如TES、IG、BLG等,这些队伍要么拥有深厚的粉丝基础,要么具备极强的流量号召力,相反,一些战队即便竞技水平不差,但因为缺乏人气选手或历史积淀,比赛现场就显得格外冷清。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战队粉丝数量的问题,而是与LPL整体热度下滑密切相关,近年来,赛区在世界赛上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冠军荒让观众的激情逐渐消退,而官方在赛事运营上依旧倾向于饭圈化运作,导致观众对联赛的整体投入感下降。最终结果就是:除了几场“豪门对决”还能吸引观众蜂拥而至,大部分普通场次的关注度都大不如前。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新生代选手的号召力不足,当年Uzi、厂长、TheShy、JackeyLove等名字,可以轻易点燃现场氛围,而现在的年轻选手即便实力不俗,却难以承载起流量和情怀,观众既不愿为“陌生的面孔”买单,也缺乏对联赛整体的忠诚感。
从JDG对WBG现场的冷清到IG对TES的爆满,这种落差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它说明LPL已经进入了一个必须直面的阶段:靠少数顶流支撑热度的模式不可持续,如果联赛不能在赛事内容、观赛体验、青训体系和整体品牌上做出突破,热度还将继续下滑。
LPL曾经是全球最具激情的赛区,如今却面临观众分流与现场冷清的窘境,或许,这正是提醒整个赛区必须回归竞技与观众本身的时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回属于LPL的热血与荣耀,对此你们有什么想吐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