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指尖,或许是之前两个赛季平衡内容改的太多,所以S41赛季对于平衡性的调整真的很少,而装备的改动更是一眼望到头,因此能聊的话题并不多。
不过但凡装备改革,影响的往往就不是一两个英雄,这比英雄调整其实更应该被关注。
之前跟大家聊了逐风,我觉得有挺多英雄都可以考虑出,当然了,是否好用,还是要通过实战来验证,且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本文来分享一下我对于逐日之弓调整的看法。
逐日之弓的调整非常简单,原本它的被动技能仅仅对普攻生效,可以提升射程,而在本次更新后,对于部分拥有普攻效果的技能也适配了射程增加的被动。
而策划的意思是,每个职业都该有一个适配自身职业的主动装备,如法师有辉月,战刺有纯净苍穹,坦克也有血魔之怒和冰霜冲击,似乎只有射手缺了一件。
原本逐日之弓适配的英雄极其有限,仅仅是少数以普攻为主要输出手段,同时灵活性也差的呆射会考虑,所以策划准备改动逐日之弓的被动。
那么问题来了,抛开原本的那些英雄,新增的几个英雄真的会考虑吗?
其实逐日之弓的性价比提升,并不只是这赛季,上赛季策划已经开始加强了,就比如削弱影刃5%的暴击率,加给了逐日之弓这件事,我觉得不少射手就可以优先考虑了。
从基础属性来看,逐日之弓还是相对全面的,可以满足射手许多的基础属性需求,但核心毕竟是是主动技能,75秒一次的加速,以及射程提升,性价比如何呢?
鲁班七号:扫射可以被增幅射程,我觉得可以出,但意义不大,一来是装备格子似乎比较紧张,没有可以舍弃的装备,二来扫射本身射程就要超出屏幕,逐日之弓的射程增幅,那就真的属于盲打了,锁到了头还行,不然在视野外,没锁到头,直接打了空气。
不过凡事无绝对,鲁班七号不考虑,更多的还是格子的问题,毕竟普攻环节增加射程,那也是十分利好于生存的。
马可波罗:完全没必要,暴击对于马可波罗的收益而言太小,且物攻浪费,一技能大部分情况都是消耗,能不能打的中,更多的是命中率问题,而不是射程的远近。
狄仁杰:虽然他有两个技能都可以适配,但狄仁杰如果会考虑,也绝对不是因为两个技能可以被增幅,因为技能的伤害连锦上添花都不算,很多时候是为了减速,为了逃生而使用,因此逐日之弓的射程增加几乎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艾琳: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走的是物理法球流的话,其实普攻结合可被增幅的技能,这种机制是和适配的,敌人跑出大招范围可以开启逐日之弓继续输出,哪怕不用大招,常规输出情况下也能大大增加艾琳的输出环境。
蒙犽:意义不大,一技能的距离不近,但最终原因还是主动释放的问题。
一技能扫射过程不会直接开启,都是扫不到人了才会开启逐日之弓,这也就导致了按技能的过程,松开右手,此时虽然会延迟继续扫射,但敌人可能已经横向走位摆脱了你的持续输出,反而浪费了子弹。
当然了,这个说法相对绝对了些,或许实战中也是有用的,但我想不到蒙犽会考虑这个装备的理由。
元流射手:这几个英雄,我觉得除了艾琳之外,就元流射手最适配了,他的大招不止用来打消耗,还有可能追击收割,所以战斗中大招加逐日之弓可能会更好的收割残血。
甚至33秒人的时候,开启逐日之弓也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重新思考下出装思路,逐日之弓真的可以考虑。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