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只够转身的狭小牢房,它大门紧锁,锈迹斑斑,灯光昏暗。房间里放置了一台老虎机,一部电话,一个供玩家购买道具的柜台,一台ATM,这就是近期走红的肉鸽“赌博”游戏《四叶草深渊》(CloverPit)的场景全貌。
在这个空间里,“你”被告知需要赚到足够的金币来还清债务。而赚取金币的唯一方式,就是在面前的老虎机上扳动机关,进行“赌博”。只有在“死线”(还款日)前,向ATM内存入足够多的金币,才可以存活到下一轮,争取逃离的机会。否则,脚下的闸门会立即打开。当玩家掉入深渊,生命终结,一切就得从头再来。
每一轮次所需要偿还的债款,会随着游戏推进,成倍数翻番。老虎机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图案,更是刺激着玩家继续进行游戏。这种上瘾的感觉,让游戏在DEMO阶段时,就已经收获了一些游戏博主的关注,也被一部分人称为“小丑牌版老虎机”。
而《四叶草深渊》再次来到大众视野,是因为回避与《丝之歌》“撞车”,选择延期发售。尽管游戏在当时已经有80万余次的DEMO下载,50万多的愿望单,但这些数据显然不足以让一个初出茅庐的独立团队,有信心去与《丝之歌》同台抗衡。
不过,这种忐忑随着发售日到来,最终烟消云散。首发24小时内,销量超过10万份;3天售出30万份……在Steam全球热销榜上,《四叶草深渊》也一度排到前十。截至目前,游戏收获8000余条评价,全语言好评率为 “特别好评”。
这样一款小体量的游戏,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作为 “类小丑牌”游戏,《四叶草深渊》官方毫不避讳地在简介中表明,“游戏是《小丑牌》与《恶魔轮盘》的恶魔结合体”。它整体采取了《恶魔轮盘》的昏暗画风,又吸收了不少《小丑牌》的玩法机制。像“小丑牌”“星球牌”这类道具,你都可以在《四叶草深渊中》找到对应。
甚至在游戏里,还埋着一个小丑牌的彩蛋。
《四叶草深渊》的玩法其实非常简单,是“老虎机模拟器”。玩家转动老虎机,获得金钱,偿还债务。第一轮玩家所拥有的初始资金是13金币,2张四叶草券,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三回合内向ATM投入75金币,以确保活到下一次还款日。
为了赚取更多金币,玩家需要尽可能在老虎机上摇到符合分值计算的图形。如果说老虎机摇出的符号和图形完全依靠概率,那么也会出现完全没有收益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要如何确保游戏持续吸引玩家体验?
这或许就是肉鸽,或者说是“类小丑牌”游戏的魅力。它的运行,本身不完全在于“转动老虎机”的过程,而是转动前进行的决策,和一点运气。
在将金币投入老虎机前,玩家可以选择用四叶草券购买一些“护符”,也就是道具。这些护符有着不同的功能,可以带来加成。比如,如果你买下“猫粮”,每回合可以多转两次老虎机;当拥有了“小马”,下次转动老虎机的时候,必会有一次转出“大奖”图形。
比起慢慢积累金钱,穷追不舍的还款日正在“逼着”玩家去花费大量金钱,在商店刷出合适的护符。毕竟如果没有它们,即便是人品爆发,在老虎机上转到大奖,它的基础效益也远远比不上一个普通的三连图案,叠加“神仙护符”赚得多。
当花费了大量金钱,还没有刷到合适的护符时,“沉没成本”又开始作祟,我究竟是再赌一次,还是就此收手?
即便是对赌博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在游戏完成了几个回合后,就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护符、金币、四叶草券、还款数量上,一心想要获取更多的护符,打出更多的金币。在游戏相关的评论里,玩家晒出的都是自己打出的夸张金额:
这也难怪游戏在最开始介绍规则的时候,就直言不讳地说: “这里可以尽情开赌,把外面的世界抛在脑后!”
《四叶草深渊》可以说是将随机性点满。肉鸽本就是充满随机的机制,再将这套玩法套进简单易懂的赌博游戏里,随机加随机,把玩家的“赌徒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小丑牌》后的“类小丑牌”游戏,几乎都采取了“肉鸽+赌博”的玩法。
无论是老虎机,还是德州扑克,作为现实生活中传统的“赌博游戏”,它们的玩法浅白易懂,玩家往往不需要过多的规则解释,就可以很快上手。 “类小丑牌”游戏只需要对这些赌博游戏进行适当改造,放大利用好玩法本身的刺激和反馈,就可以让玩家上瘾,沉迷其中。
前不久刚公开的《小浣熊推币机》也是这个模式
这类游戏所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对于多周目玩家来说,游戏浅显的玩法和一成不变的逻辑所带来的枯燥,已经远远超过数字跳动时的兴奋。至于“赌博+肉鸽”这套简单直白的方法论,能否适配其他赌博游戏,创造下一个“爆款”,还得看它们在玩法设计上能下多大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