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TGS东京电玩展,不少热门游戏展台都排起了长龙。但我们在5号馆逛展时,却发现了另一番景象——如果将视线从主流大作上移开,会发现几款气氛平和的小众作品。N08展位上,有几款气质特殊的游戏,共同组成了“挪威游戏”的参展阵容。
虽然“挪威本土游戏”并不为全球玩家所熟知,但其中有一款游戏,却是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经典IP改编:挪威工作室Hyper Games预定于2026年推出的《姆明:冬日暖阳》(Moomintroll: Winter's Warmth)。
《冬日暖阳》也算同工作室《史力奇奇遇记:姆明山谷之歌》的续作
《冬日暖阳》展台的布置以森林的绿色为主色调。不到十平米的地盘上,主办方总共放了三个试玩位置。即便场地已经有些狭窄,展方也没有忘了在中间的放下经典的蓝色姆明屋。两扇窗户里,迪琪和姆明祖先的人物形象在窗口摇头晃脑。
与展台风格一致,游戏实机画面里,《冬日暖阳》的美术风格颇有一种儿童绘本的感觉。玩家需要操作着一只酷似白色河马的角色“姆明”,在雪地里进行未知的冒险。
和许多靠童年情怀吸引玩家的独立游戏不同,这一次,开发团队要让一个已经火了80年的全球IP重新焕发新生。对于“姆明”来说,真正的游戏冒险才刚刚开始——它的故事,其实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丰富。
1
1945年,姆明诞生于芬兰赫尔辛基,以儿童故事书的形式出版。
那时的姆明形象和现在还有很大差距
北欧茂密的森林催生出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他们的神话故事里总是充满着精灵的形象,比如风精灵西尔芙和森林精灵(这也是Labubu的灵感来源)。
初次看见“姆明”形象的人,很容易将这个雪白圆润的小家伙当作是河马。但事实上,居住在姆明谷的姆明一族,也被作者托芙·扬松设定为精灵。姆明全名Moomintroll里的“Troll”,正是北欧传说里,一种来自山间的精灵。
在北欧,精灵被视为自然的守护者,而在姆明的世界观里,它们也是与自然沟通的象征。
作为儿童文学,姆明的故事用词简单易懂。在故事的思想教育方面,作者很少说教,而是用心发掘友情、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纯善。
在姆明和朋友们因为天气炎热而脾气不好时,姆明会问主动姆明妈妈找一些事做,来分散注意力。而妈妈也没有因为他的吵闹而生气,反倒很耐心地同姆明说话。她谢谢姆明能主动解决问题,并且“很高兴你们能愿意不打搅我,你们可以去山洞里住几天,等脾气好了再回来。”
在姆明系列单纯的世界观里。充满着爱与包容。这样的内容和对话治愈又温暖,自然能够打动读者。因此,它不仅仅受儿童追捧,也逐渐收获成人的青睐。
故事书之后,绘本、木偶剧、动画将姆明送到了更多人面前。姆明第一次走进中国人的视野,就是来自于1990年日本引进的动画片《姆明一族》,两广地区的朋友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个译名《小肥肥一族》。
随着时代发展,姆明形象远销世界各地,而它的IP扩张,也没有就此停止脚步。
就像有些老旧的房子经过改造修复,可以成为古镇景点,再火一把,有些只能被拆掉,永久“死去”。IP也是一样,适应新时代的活下去,无法适应的就淘汰成为回忆。
姆明无疑在“适应时代”这方面做得很好。
早在2015年,游戏《姆明:欢迎来到姆明谷》就已经上架手机商城,这是一款以姆明世界观为背的农场模拟游戏。玩家可以操作姆明谷里面的角色,与姆明的朋友们玩耍。种田、做咖啡、出游、认识新朋友……仿佛自己也来到了姆明谷,过上悠然的世外田园生活。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十年前的手机游戏,手绘风格的画风似乎有些粗糙,玩法也比较简单。在当时,以至到现在,都不是很热门的游戏。
不过这部游戏,将此后一系列的姆明游戏基调都定了下来。《欢迎来到姆明谷》的游戏标签上,写明了适宜年龄为四岁+,可在社交平台上,我却看到不少成年人分享着他们精心装点的农场。
姆明游戏,就如它这个IP一样,早已不单单是面向儿童,它需要注重一些“合家欢”的游戏设计,既要让现在的小孩子玩明白,又要让已经长大的姆明IP粉丝们买单。换句话说,姆明游戏需要简单且有玩法,童趣但不幼稚。
这种平衡其实很难,尤其姆明本身作为一个儿童向的IP,它的背景过于纯粹,以至于可供发挥的部分很少。
它不能有血腥暴力,也不适宜去探讨更阴暗复杂的故事。这种限制,很容易让相关的游戏设计偏向“低幼”。比如早期的《姆明语言学校》,就只是使用姆明形象,来教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
2
不过,Hyper Games还是做到了。2024年,《史力奇奇遇记:姆明山谷之歌》在Steam平台和NS主机平台发售。在游戏收获的三千余条评论里,97%好评,好评如潮。
游戏的故事从春暖花开,姆明谷苏醒开始。热爱探险的史力奇回到姆明谷,却没有找到自己的伙伴姆明。在他离开的日子里,姆明谷被一群“公园管理员”们霸占,破坏了原本充满自然生机家园。
而玩家要做的,就是通过慢节奏解谜,将公园管理员们驱逐,恢复往日的和谐与平衡。
游戏的配色饱和度低,清新自然,手绘水彩的风格鲜明,完美且真实地复刻了原著中的北欧风格绘画,符合儿童IP的特色。
视觉演出上,间歇插入的动画丰富了剧情叙事,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比起是一个游戏,它更像是可以互动的童话绘本。
你需要通过左右晃动摇杆,来切断原木:
又或者引导哥谷,灭掉可能毁灭森林的大火:
游戏虽然没有对于公园管理员们“恶”的直观文字描述,但看到姆明谷里到处放满了公园的标识,被破坏的自然,孩子们很容易就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在游戏操作方面,没有复杂的跑跳或者打斗,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慢悠悠进行。只是偶尔需要玩家搬来石头,放在河道中间,又或者是推动树干,形成新的路。
但是在其他玩法上,《山谷之歌》一点也没有因为是儿童向作品而敷衍。它在尝试“蹲下”,与孩子的思维平视。
角色史力奇在以往的姆明故事里,是一个喜欢音乐热爱冒险的角色。游戏里也赋予了他这个技能,玩家可以通过操作乐器,吹走挡住路的沙堆,或者引开小动物们。
其中一种小鸟的机制很有意思,当史力奇吹起风琴,小鸟会在空中盘旋,而当风琴声音停下,它就会朝着最后面对的方向冲刺过去。游戏中并没有给出这些机制的对应说明,而是玩家在玩中逐渐领略,颇有种任天堂的风格。
尽管是清新治愈的小游戏,《山谷之歌》里也放了一些“追逐战”来挑战玩家。在寻找姆明的路上,有一段黑暗的环境,史力奇身后有一只巨大的黑色阴影穷追不舍。玩家既要躲避追逐,又要操作着向前跳跃,虽然谈不上恐怖,但连我这个成人都有些许紧张。
游戏甚至有潜行玩法。当玩家操作史力奇来到公园,计划拔除掉所有标识时,需要小心躲避公园管理员的视线,否则就会被抓住——当然,游戏没什么负反馈,被抓住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只是会得到一个“严厉的警告”,然后重新开始而已。
你也可以选择将他们引到幽灵那里去,把管理员们吓跑:
至少,《山谷之歌》是一部合格的IP粉丝向作品。一方面,它尊重原著,在游戏中姆明一家、史力奇等角色都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性格特征。这让熟悉原动画的观众能够在游戏中快速认出这些角色,并感受到他们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即便是没有接触过姆明系列的玩家,也很容易被游戏平静且放松的节奏吸引。
3
也许是《山谷之歌》给了团队信心,《冬日暖阳》延续了解谜的游戏模式和绘本的美术风格,并融入了更深刻的故事背景。
从目前披露的游戏PV来看,这次我们的操作角色从史力奇变成了主角姆明。
PV中的姆明谷飘着大雪,姆明一族还在冬眠中。意外的是,小姆明提前结束了冬眠。从来没有经历过冬季的他,将独自离开家前往冰雪覆盖的山谷森林,进行全新的冒险。
PV里展示的实机画面,姆明独自在冰上滑行,扫开积雪,躲在石头后面抵挡寒风。比起《山谷之歌》绿色清新的欢乐叙事,《冬日暖阳》色调昏暗,似乎让人感到更加孤独。
而从姆明的官方微博了解到,新作《冬日暖阳》的故事来源是小说《姆明谷的冬天》。这部原作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作者托芙·杨松创作的一本有些不一样的书。
《姆明谷的冬天》之前的内容,还都比较偏向轻松和治愈,而到了这本,作者开始在内容上体现出更多阴暗和反思。“故事中姆明很多时候处在孤独、痛苦、愤怒和恐惧中,他被迫要在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中生存下来。”
作品虽然延续了姆明系列一贯的温暖基调,却在角色刻画上加入了更多情感层次,使姆明不再只是单纯可爱的符号,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成长、有挣扎的角色。
随着故事不断深化,姆明游戏也在突破传统儿童IP的边界,尝试与更广泛的玩家产生情感联结。《冬日暖阳》的出现,既是对“低幼化”刻板印象的突破尝试,也是传统IP在游戏化、代际共情上的一次有意义的进化。
这对于所有经典IP而言,或许正代表了一种趋势:经典IP不仅能依靠情怀延续生命力,更需要在叙事和玩法层面不断自我更新,以适应新的玩家代际和市场环境。而姆明的这条游戏之路,显然还留有充足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