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在国内的形象,一直都是带有一些负面的。从几十年前开始,游戏就跟“玩物丧志”进行了强绑定,成为了主流媒体口中影响孩子们学习的洪水猛兽。即便现在,依旧有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不听话的罪状归结为游戏,认为做游戏的都该去死。
在这种社会舆论下,一款游戏似乎越成功,它背负的舆情压力就越大。可是很少有游戏厂商去认真的思考这一点,尝试跨越偏见,去为整个行业的口碑贡献一份力量。
网易的国民级爆款《逆水寒》手游,显然不在此例。
前几天,《逆水寒》手游悄悄地干了一件大事——它携手有道网易有道 “一块屏”教育公益项目,以全体玩家的名义,为乡村学校捐献了许多智能硬件,成立了电子阅览室,将原本资源有限的乡村学校图书室,变成了一座座AI阅读空间,让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也能获取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不是《逆水寒》手游第一次做公益,也不是《逆水寒》手游做的最大、最引人注意的公益活动,却显得格外暖心。因为它帮助的不仅仅是身处乡村的学生们,也包含了全体游戏玩家。
在为乡村学校捐献智能硬件之前,《逆水寒》手游就在游戏中开启了“逆水寒公益学习计划”,把网易有道小助手带到了江湖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玩家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背单词、学英语。
很多玩家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随手而为的举动,在游戏中学习甚至能让他们产生“赛博养生”的反差快感,却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却成为了一份公益力量,在游戏中参与学习打卡,竟然积累了50万公益基金,助力了乡村教育事业。
直到此刻,玩家们才真正意识到游戏和教育,原来可以如此巧妙、如此紧密的相结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远比自己想象中更紧密。
事实上,《逆水寒》手游对公益行为的支持力度,本身就是游戏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它为京津翼水灾进行捐款、以全体玩家的名义赞助了国产星河动力运载火箭、与袁隆平院士生前所在的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合作为全国几十个地区数万名山区小学孩子提供免费午餐、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长白山余脉种下14300棵红松、为玉山县村民们捐献太阳能路灯……
这些公益事业,都可以看作是《逆水寒》手游在背负游戏行业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想要提高行业口碑,而不断进行的努力尝试——但又似乎不止如此。
它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教育平权”,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可能。如果不是真的有心,显然无法做到这种程度。
可以说,即便是做公益,《逆水寒》手游也是行业内的“next level”。如果国内的厂商都像《逆水寒》手游这样,游戏行业的形象,或许真的能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