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房卡的概念,房卡是一种虚拟商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房间的使用权,玩家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房间内的玩家需要消耗相应的房卡才能进行游戏。
目前,天狗大厅的渠道是可以购买房卡的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8355042。具体购买方式如下:
2.通过网站购买:金花房卡专卖店进行购买,选择所需要的房卡数量和支付方式,即可完成购买。
无论是哪种购买方式,都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购买了房卡之后,我们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具体分享方法如下:咨询房/卡添加微:88355042
2.在房间内,点击房卡数量后面的分享按钮,可以将房间链接与房间密码分享给好友,好友通过链接和密码即可加入房间进行游戏。
1.选择适合自己的房间:不同的房间规则和都不同,玩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房间进行游戏。
3.注意身体健康:游戏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力的活动,玩家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购买和分享房卡是玩新大厅的必备之一,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举止,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游戏环境。
工作日晚上的华盛街。(牛益彤 摄)
熟悉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们,对人民广场一带往往并不陌生。大约四五年前,以香港名店街和迪美为中心的二次元聚集地已颇具规模,手办、盲盒、模玩、周边等二次元商品在此扎堆。
但后来,爱好者们的“阵地”悄然转移——从地下的香港名店街逐渐转向第一百货、百联ZX、大悦城等地面商场。商场举办的各类动漫主题活动、新品发布会,让二次元文化从地下的“小圈子”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也推动了二次元商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而如今,这股二次元热潮似乎又悄然回流——爱好者们重新聚集到人民广场地下,在华盛街形成了新的集聚地。
这股风又是怎么吹到了华盛小亭?这种寄售格子间的模式又是如何风靡的?
半年崛起的“淘谷”新地标
相较于曾经香港名店街的热闹、商场街区的规整,华盛街的聚集更带着一股鲜活劲儿。或许是地下空间特有的挨挨挤挤,或许是二手交易里的同好默契,让这里在短短半年内从零星几家店,变成了二次元爱好者口中“淘谷必去”的新地标。
以寄售为核心的格子间。(牛益彤 摄)
华盛街的二次元店铺模式,与以往常见的二次元卖场有着明显不同:整个空间被分割成一个个格子间,里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谷子”(二次元周边的俗称)。每个小隔间左上角都贴着使用者的名字,每样商品也都标着明确的价格。这里是进行二手谷子寄售的地方——个人卖家租赁下一个格子,将自己的商品定价后卖出,店主在寄售的过程中收取租赁费,个人卖家则拿走售卖资金,形成一个循环。
在这里,随处可见仔细挑选的爱好者。就读于上海某高校的小雅,是动漫《守护甜心》的深度粉丝,一直想收集旧版吧唧(徽章)。“线上二手平台要么价格炒得太高,要么担心是盗版,不敢下手。”小雅说,上周她在华盛街的格子间里,意外发现了这款稀缺徽章,“拿到手里摸质感、看印刷,确定是日谷正版,价格比线上便宜,当场就买了,这种‘淘到宝’的感觉太爽了。”
除了具体的交易需求,华盛街在二次元爱好者心中,还是一个“同好交流站”。住在普陀区的阿瑶,每次去人民广场都要绕路来华盛街。“一开始是为了买特定谷子来的,后来慢慢就成了习惯——哪怕不买东西,来逛一圈也觉得开心。”
二次元爱好者三木还记得,在今年三四月份,华盛小亭的负一楼和负二楼还只有两三家店,半年过去,这里就已形成规模——前后聚集了约三四十家二次元店铺,成了爱好者们购买二手谷子的“必打卡地”。记者采访时,还遇到不少来询问开店事宜的爱好者,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从一家店到一群店
这一切,要从一家名为“柴柴旺旺谷”的店铺说起。
不少店主在采访中提到,这是华盛小亭第一家开业的格子间寄售店。因开店时间久、积累的信任度高,它也成了这里热度最高的店铺之一。
店主柴柴本在游戏行业工作,和爱人因热爱二次元决定创业。她观察到,去年谷子市场已从兴趣转向投资属性,受《咒术回战》等 IP 炒作影响,不少谷子 “买入即升值”。恰好当时柴柴有日本旅行计划,便建了扫街互助群 —— 帮群友代购谷子,也观察 IP 需求。一周群就满 200 多人,这让她看到机会,随后开了主打 “盲抽” 的直播间。
但好景不长,商场二次元街区分流客流,中小店家库存积压,“五条悟” 周边 “骨折价” 也难卖;线上直播也遇瓶颈,囤货滞销、仓库告急。
为破解库存积压难题,柴柴将突破口转向了线下渠道。此前她曾在第一百货尝试过假期摆摊,发现线下场景能有效消化直播间的过季谷子,便将新的选址锁定在华盛街地下区域,选择了鲜少有人问津的地下二层。
好在这里不仅租金低廉,交通也十分便利,柴柴抱着 “即便销量不及预期,也能当作仓库或直播工作室” 的灵活心态,正式开出了线下店 “柴柴旺旺谷”。由于这里人流稀少,急需扩大知名度,她希望丰富店内IP种类与谷子数量,计划店内一半面积用于寄售服务。
以往的寄售模式多是“抽成制”:店家每卖出一件商品,寄卖者要给店家缴纳售价15%的抽成。“但这种模式很看运气,收入不稳定。”一位店长告诉记者。
只想覆盖点房租的柴柴,想到了小时候的“格子铺”:淘宝尚不兴起的时候,有店铺会租赁格子,允许个人卖家来丰富自己的产品。柴柴决定就这么做。
她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利用格子租金“覆盖点房租”,解决最迫切的店租成本问题,同时为像自己一样有大量闲置谷子的资深玩家('老师们')提供一个低门槛的变现出口。店铺按每月70元至110元每格收取固定格子使用服务费,不额外抽成,不限制寄售谷子的IP和数量,不限制补库存次数,还提供平台宣传服务等各种配套服务。这种设计像一个“收纳站”,精准匹配了卖家"处理闲置、快速变现"的需求。
比起大众更熟悉的线上交易市场,线下能提供“所见即所得”体验,避免网购纠纷。同时,这里上新的速度也非常快,记者现场遇到的爱好者,从华盛街一楼买入“盲抽”后,不需要的立刻就能下楼到这里现场即时上架,柴柴店内甚至提供免费的各种尺寸的打包袋以供这类临时上架。售出后也是当日结款,满足“快进快出”需求。有爱好者说,“这里的上新速度比我自己买的还快,过两天来总能淘到想要的。”
一位爱好者正在包装自己的闲置徽章(牛益彤 摄)
低成本、高灵活
柴柴店铺的成功,为华盛街的二次元商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很快,其他创业者纷纷效仿。
店主黑夜便是其中之一,“寄售这个东西它的成本很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刚开一家新店的资金压力。”店主黑夜说。上海的二次元市场,正经历从无序摆摊到规范化商铺的转型,寄售模式凭借低成本、高灵活性,成了中小创业者的主流选择。
“上海的个人卖家特别多,好多爱好者会疯狂购入自己喜欢的周边”,黑夜说,但二次元圈流行的盲抽机制,总会让人抽到不喜欢的角色款——这些“非心仪款”,很多人会拿到二手平台转卖,或者干脆摆摊处理。可个体摆摊没个固定地方,也难有稳定收入,于是越来越多人从“练摊”转向开商铺,想找条更长久的路子。
以往的“练摊”模式(牛益彤 摄)
黑夜的店内设置54个格子铺,能够容纳54位寄卖者的闲置物品。“开店的要求其实不低,怎么更广泛地吸引顾客,就是要有多范围的产品”,他分析,“商品的IP量和数量必须达到一定指标,否则难以营销。”他的策略是“通过小红书微博发对应的商品介绍帖,会有对应的玩家体系往这边走”,开业前就完成60%格子预租,并用自有商品填充空位,保证门店视觉吸引力。
4月启动时,这家店的初期投入很轻:装修、租金、货架加起来不过几千元,自售谷子的成本也就几万元——显然是借鉴了格子铺的轻资产模式。
而开在柴柴旺旺谷隔壁的“小哈hours”,老板哈太是位日语老师,店里设了90个格子铺,租金按位置分档:高处和底层便宜些,中层稍贵。“还没正式营业,格子就全租出去了。”毕竟这时附近已经开了好几家同模式的店,这种“未开先满”的热闹,恰好说明格子铺模式不仅被复制,更催生出了初步的聚集效应。
聚沙成塔
许多店家在租赁寄售格子间之外,也会上架官方制品。(牛益彤 摄)
细细想来,“格子铺”这种模式能成气候,核心有两点:一是“轻资产”,二是“聚沙成塔”。
具体说,就是大家分摊租金,让想开店的人门槛变低、风险变小;同时,把好多人要卖的东西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热闹的二次元小商品市场,吸引爱好者来“淘宝”。靠人多、东西卖得快,哪怕利润薄点,也能运转下去。
对卖家说,好处很明显:一个月就花100块左右租个格子,不用自己守着,东西拿来就能上架卖,还能把家里堆不下的闲置处理掉,换点钱;对店主来说,格子租金能帮着分担房租,不用自己掏钱囤货,风险小,而且能快速攒起好多商品吸引客人,还能慢慢聚起一群买家卖家;对买家来说,来这儿能体验淘货的乐趣,东西能亲眼看到,放心,而且上新快,总有新鲜感,店铺扎堆后选择也更多。
这不仅为卖家提供了便捷的变现渠道,也让买家有机会淘到心仪的限量版或稀缺周边,极大地满足了二次元爱好者们的收藏与交易需求。
在与多位店长交谈后记者发现,华盛街能火,有它的独特优势:租金便宜,这是最关键的;地铁方便,人来得多,尤其是年轻人多;地下空间本身就有点“二次元”的感觉,也容易扎堆开店。有些之前不太景气的地下街区,靠低租金吸引大家来开店,慢慢又热闹起来了。
不过,热闹背后也有麻烦。
行业共性难题是客单价低、竞争激烈,多数商家依赖薄利多销维持运转。而且格子铺的门槛较低,极易复制的特性导致华盛街短期内涌现大量类似店铺,同质化竞争加剧。整个寄售业态,无论是格子铺店主还是寄售卖家,都高度依赖“薄利多销”和快速周转。
有店主很无奈:“从盈利角度来看,确实不容乐观。有时候忙活一天,利润微薄得可怜。”
二次元聚集地从地下到地面,又回到地下,其实就是在成本、风险和大家的需求之间找平衡。华盛街的格子铺,就是现在看来的一种可能性。
毕竟,就像店主说的那样,“虽然赚的不多,但能让闲置的东西流转起来,也算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