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15日)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TF(159876)场内价格一度下挫2%,现回到水面以上,场内价格现涨0.45%,实时成交额超7900万元,交投活跃!
深交所数据显示,有色龙头ETF(159876)近5日连续吸金,合计金额3.05亿元。反映资金看好板块后市,积极进场抢筹!
成份股方面,中孚实业涨停,神火股份、盛和资源涨逾5%,紫金矿业、雅化集团、赤峰黄金等个股跟涨。
政策面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行业正式进入“制度性支持+结构性景气”的新阶段。叠加美联储已于9月利率会议上正式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再次迎来转折。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周期共振,有色金属或迎新机遇:
1、货币属性:“美元锚”松动,重塑有色金属定价
本轮有色金属牛市的根基,深植于一个更为宏大的宏观背景——全球货币体系与美元信用的长期重估。全球货币的持续超发、弱美元化的大趋势,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将持续推升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叠加逆全球化下各国对于战略金属资源的储备需求,有色金属将是本轮大宗商品牛市的主力军。
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元的信用波动,最直接地反映在黄金上,但又不止步于黄金。近期,以金、银、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普遍行情凌厉。业内人士指出,理解本轮有色行情的第一把钥匙,或许是跳出单纯的“周期品”框架,从“硬通货”的视角去审视有色金属。在全球利率下行的时代,它们的价值之锚,正从短期工业供需,向长期货币信用悄然转移。
2、商品属性:供应有限+需求释放,供需紧平衡
(1)供给端,全球新发现铜矿数量有限,资本开支不足,精炼铜产能释放缓慢,叠加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度尼西亚Grasberg铜矿)事故,或导致今明两年的全球铜矿供应预期急剧收紧,推升了铜金属价格;国内电解铝产能逼近“天花板”,海外扩产受能源与基建制约,全球电解铝供应增速低于3%;钼、锑、镓等小金属则面临资源衰竭与投资不足问题。
(2)需求端,一个以AI和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引擎”正强势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如电网重建)、新能源车、储能、光伏、5G、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铜、铝、锂、稀土等形成刚性拉动;政策亦明确“拓展高强铝材、高导铜线缆、镁合金部件等高端应用”,有望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