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者:海棠葉
////
靠“7819万”这个数字,便轻松引爆全网关注,刘强东踏足造车领域的首秀,堪称一出完美的流量大戏。
10月22日,京东官宣造车仅8天,未发布的“国民好车001号”便以1元起拍,最终拍出7819.34万元天价,远超顶级豪车,相比量产价则溢价高达781倍。
耐人寻味的是,参与竞拍只用交100元保证金,毁拍成本很低。舆论沸腾之际,京东回应会给参与者送礼包、为接近定价者赠车。
刘强东又把流量玩明白了。相比这笔交易,27万围观、2.3万次出价背后的全网热度显然更有价值。
大戏落幕,京东造车的逻辑逐渐揭开:雷军硬件造车,刘强东则把汽车当商品,用一场天价拍卖撬动流量——京东的老套路,在汽车赛道又演了一遍。
“第一辆车”天价首秀
刘强东高调杀入造车圈。
10月14日京东官宣造车,仅隔8天,尚未正式发布的京东汽车,便以“1 元起拍”的噱头,将“国民好车001号特别版”搬上京东拍卖频道。
这台被视作刘强东“造车首作”的车型,瞬间点燃市场热情,吸引超27万人在线围观。
拍卖进程堪称疯狂。22日下午2点正式开拍后,价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3秒破10万元,1分钟冲至百万级,16分钟直接突破千万元大关。最终,历经4小时竞价、超2.3万次出价,一位神秘买家以7819.34万元的天价将其收入囊中。
▲京东拍卖汽车引发关注。
这个数字,足以颠覆认知:兰博基尼50周年纪念款Veneno Roadster也不过7700万元,全球限量77台的阿斯顿·马丁One-77售价4700万元,首台量产版布加迪Bolide以4370万元在私人拍卖会上成交。
相比该车10万-12万元的预估量产售价,则最高溢价781倍,连“营销之王”雷军看了都得拍手称赞,直呼会玩。
天价落槌的瞬间,舆论彻底沸腾。有网友惊叹京东好车“一出生即巅峰”,完成 “逆天改命”;更多声音则直指这场拍卖的“流量本质”:7819万的价格真的能兑现吗?拍卖竞价,是不是京东自导自演的营销剧本?
按照拍卖规则,参与竞拍者只需要缴纳100元保证金;竞拍成功后,若放弃支付或支付后取消订单,将扣除保证金100元。也就是说,就算毁拍也只需要扣除100元的保证金。
针对此次异常高价成交事件,10月23日,京东方面回应称,正在积极联系该出价者。同时向每一位参与拍卖出价的用户,在他们买车后单独送出价值399元的“国民好车”新车大礼包等权益,并向竞拍出价最接近车辆最终发布价格的用户送一辆车。
谁还会真的在意这辆车最终是否成交?
京东以1元起拍的超低门槛,撬动了无数普通人的参与欲。他们纷纷伸手竞价,23000次出价共同织就了一场全民狂欢的假象。而京东好车的名号,早已乘着这波全民热议的东风,响彻车圈、火遍全网。
有观点认为,这场拍卖,从始至终都不是单纯的交易,而是京东为入局造车量身设计的一场流量游戏。
无需耗费上亿广告费,一个“7819万”的天价数字,便轻松引爆全网关注度,刘强东踏足造车领域的首秀,堪称一出完美的流量大戏。
老板娘也来造势
东哥忙拍卖,老板娘也没闲着,默契地“双线”曝光。
在京东新车拍卖的这个时间点,刘强东妻子章泽天也频繁活跃,多次晒出自己参加伦敦艺术展的照片,一身行头激起网友讨论欲望。
有细心网友指出,其上身服饰均来自国际奢侈品牌:上衣与裙子为法国高端品牌阿拉伊亚,单价分别约1.1万元、1.5万元;搭配的意大利托德斯靴子,价格约1.8万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佩戴的耳饰,疑似香奈儿高级珠宝系列,估值高达70余万元。
整套穿搭总价直逼80万,这般低调又奢华的亮相,让“京东老板娘”的话题再度升温。
而这波热度,恰好与京东新车拍卖的流量高峰形成呼应。当外界聚焦于“7819万天价车”的讨论时,章泽天的高奢造型持续为京东家族话题度添柴加火,无形中也为京东造车的新动作,铺垫了更高的公众关注度。
“造车”,东哥是认真的。
在招聘平台脉脉上,京东汽车已经开启了多个岗位的招聘,其中零售汽车事业部算法工程师给出了35k-65k、19薪的工资水平,按照65k、19薪来算,这一岗位年薪最高可达123.5万元。
而京东汽车采销岗则给出了25k-45k、19薪的工资水平,按照45k、19薪来算,年薪也超过了85万元。
不过严谨地讲,刘强东不是造车,而是卖车,做汽车领域的“超级销售”。
根据京东官方信息,这款最终定名为“埃安UT super”的“国民好车”由广汽、宁德时代负责制造与技术支持,京东负责独家销售和数据端的用户匹配。
▲京东宣传自己的“第一辆车”。
也就是说,京东并非要自己造车,而是在造车链条中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
显然,京东绕开了高成本的造车环节,只聚焦自己最擅长的销售与流量运营,用一场天价拍卖造势,用高薪搭建销售团队,最终指向“卖车”这一核心目标。
事实上,刘强东对卖车的执念,不是心血来潮。
早在2012年,京东就已涉足汽车用品领域,2015年更是联合腾讯投资易车网,正式叩开汽车流通与服务领域的大门;2018年京东汽车品牌成立后,布局进一步提速,构建起“车品-养护-维修”的线下网络。
2023年6月,京东整合整车、养车等全渠道业务成立汽车事业部,由刘强东的核心信任者缪钦掌舵,彻底将汽车业务提升至战略级高度。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公布的信息,京东目前拥有超2亿车主用户,其中新能源车主突破2000万。
老套路又用上了
京东把电商玩熟的流量套路,原封不动搬到了汽车赛道。
从3C数码到生鲜百货、外卖,刘强东这套“造话题、引流量、促转化”的打法早被反复验证,如今不过是换了“汽车”这个新主角。
在电商领域,京东的流量模板向来直白。早年推自营家电,靠“1元秒杀冰箱”拉来百万用户;2022年推生鲜,“9.9元抢进口车厘子”刷爆社交平台,单场给生鲜频道带来300万新增用户。
核心逻辑就一条:用超低门槛噱头造话题,花小钱换大曝光,再靠平台把流量变成生意。如今,这套逻辑完整平移到了汽车业务上。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互联网流量获取成本持续走高。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头部互联网平台单用户获客成本三年涨了47%,汽车行业传统广告转化率不足0.3%。在此背景下,京东以“1元起拍新车”撬动27万围观、2.3万次出价,一个话题标签就实现全网曝光,成本远低于传统车企动辄上亿的广告投放。
有产业评论人指出,京东这场动作,本质是一次品牌曝光行动,借高参与感营销让用户熟悉京东卖车的玩法,而非汽车电商新路径探索。
其认为,这种靠话题降低用户认知门槛的思路,和京东当年推家电、生鲜如出一辙,只是商品从快消品换到了汽车,流量运营的底层逻辑没变。
数据印证了这一逻辑的有效性。截至10月24日,京东汽车相关话题阅读量超8.2亿,“埃安UT super”预约量突破1.9万。而同期某传统车企同级别新车,预约量不足8000辆。
从布局来看,京东也没脱离电商的轻资产老路。按其业务负责人说法,京东不涉及汽车生产,只管整合供应链和用户数据,搭零售链路——就像当年整合家电售后一样。
至于未来,这一套路的延伸有机会也有坎。
轻资产模式能快速铺开,依托与广汽、宁德时代的合作,结合自身数据与渠道优势,有望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汽车服务复杂程度远超家电、生鲜,第三方门店管控、合作方利益平衡都是难题。
当然了,首先是该如何说服用户在京东上买十几万的车。
新课题一箩筐,不过东哥也不是很着急,毕竟先让合作伙伴开心了。
官宣造车的第二天,广汽股价直接大涨7.97%、宁德时代上涨2.79%,市场一片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