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新世代游戏本,内存终于可以超频了】】】
如何让“游戏本”额外地提升性能?
很多年前,爱折腾的玩家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更换CPU、甚至是显卡。毕竟那时候的许多游戏本,使用的还是PGA接口的可更换CPU,再加上MXM接口的模块式显卡,彼时的游戏本虽然普遍又大又重,但也确实客观上具备不小的可玩性。
然而差不多是从第四代酷睿的后期型号开始,即便游戏本也逐渐换成了焊接安装的BGA CPU。再加上后来笔记本显卡的功耗越来越高,MXM模块已经不足以容纳其供电设计。所以时至今日,几乎不再能看到可供玩家自行更换处理器或显卡的“游戏本”设计了。
那么对于现在的玩家而言,还能在游戏本上“折腾”些什么呢?一方面,加装更大、更快的SSD可能会是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办法。除此之外,更换性能更好的无线网卡、或是素质更高的屏幕,在许多机型上也能显著提高游戏体验。
除此之外,对于2025年的ArrowLake-HX(以下简称ARL-HX)平台游戏本而言,它们又多了一个可供“升级”的环节,那便是换用频率更高、容量更大的CUSODIMM内存。
【【【技术解析:笔记本电脑的特殊性,让内存超频颇为尴尬】】】
有些朋友看到游戏本“换内存”可能会感到惊讶,并认为难道之前的游戏本换不了内存吗?
其实这还真有可能。一方面,关注笔记本平台的朋友就知道,最近这两年,英特尔和AMD都推出了一些仅能使用BGA内存的“标压移动版CPU”,比如酷睿i9-13905H,锐龙AI MAX等。包括上一代的MeteorLake平台由于并未推出“真正的”标压HX系列,所以绝大多数MeteorLake-H方案的游戏本也与同平台的轻薄本一样,采用了LPDDR5X焊接内存,而非可升级的内存条模组。
另一方面,就算是对于13代、14代酷睿-HX的那些“重型游戏本”来说,它们在内存升级方面其实也存在着不小的限制性。最为突出的一点,就在于很多搭载13、14代酷睿-HX平台的游戏本,内存频率最高都只能跑到DDR5-5600,甚至如果是能插四根内存条的机型,实际频率还会进一步降低,有的只能运行在DDR5-3200的频率下,严重限制了内存带宽。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说白了,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电路问题。因为在过去的PC平台上,内存的频率信号往往是由CPU或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提供。这就要求主板具备优秀的电气特性,才能确保时钟信号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内存超频的稳定。
一些12代、13代酷睿的笔记本,甚至会采用DDR4内存来换取对主板更低的电气需求
可问题就在于,不管是对于怎样的笔记本电脑来说,会“超频”使用的用户毕竟是少数。所以哪怕有些品牌会在台式PC上定制用料尚可的主板,但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电路则往往是“够用就行”,不会留下足够支撑稳定超频的电气设计空间。
但无论是处理器厂商、内存厂商,还是笔记本电脑的玩家都知道,“超频内存”对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注定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如何在不提升主板用料成本的前提下,为游戏本增加“内存超频能力”,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极大的潜在商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CUSODIMM内存就应运而生了。正如名称所示的那样,它本质上就是在传统笔记本电脑SODIMM内存的基础上,加上了内存板载的时钟发生器。这样一来,内存就可以自己给自己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自然也就降低了对主板电气性能的依赖,显著提高了超频稳定性和兼容性。
就拿我们三易生活此次测试的英睿达CUSODIMM内存来说,它们具备原生6400的频率,同时电压与标准的DDR5-5600笔记本内存相比也没有提高。根据相关技术资料显示,这就使得这套CUSODIMM内存理论上可以兼容几乎全部的ArrowLake-HX标压游戏本产品。
单面布局,对于四内存插槽的大型游戏本会更友好
而且与我们此前介绍过的LPCAMM2之类“新形态”高频笔记本内存相比,CUSODIMM内存可以完全兼容普通的SODIMM内存插槽,价格上也与普通笔记本内存没太大差别,所以这就更使得它成为了今年游戏本用户升级内存频率的高性价比之选。
【【【安装过程:除了撬屏蔽罩,没有遇到其他困难】】】
接下来,我们开始对这两条CUSODIMM内存进行实际测试。测试所使用的平台就是我们手头正在进行测试配备酷睿Ultra 9 275HX处理器的机械革命耀世16 Ultra。
为什么要选则它呢?其实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有SODIMM内存槽(这是个大前提),二是因为它的标配内存频率只有5600(有升级的必要性),第三点就是因为它本质上算是一台“公模本”,因此考察它对于CUSODIMM的兼容性,会比考察那些更贵的私模本更有意义。
打开耀世16 Ultra的后盖,就可以看到它的内存插槽是被屏蔽罩保护起来的。老实说,最初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一度感觉“完蛋了”。
但在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只要用尖头的工具勾住耀世16 Ultra内存屏蔽罩边缘的散热孔,很容易就能将它拆卸下来,原来其屏蔽罩并未焊接在主板上。拆下屏蔽罩之后,就能看到下方的SODIMM内存插槽了。
巧合的是,耀世16 Ultra的原配内存也来自英睿达,不过是两条DDR5-5600的普通SODIMM。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样,它的插槽完全兼容于CUSODIMM,所以很轻松就能将内存装上去。
之后再重新扣好屏蔽罩、装回后盖,一次性就点亮了。
此时就可以在BIOS里看到CUSODIMM内存的参数信息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条6400频率的CUSODIMM,在BIOS里显示为“默认频率”,而非XMP频率。换句话说,哪怕是不支持XMP档位的BIOS,也可以开机就运行在6400的高频模式下。这就是CUSODIMM相比于传统XMP SODIMM笔记本超频内存,在兼容性方面的一大优势。
【【【性能测试:内存速度大跃升,生产力和游戏都有提高】】】
接下来,自然就要测试CUSODIMM内存在ArrowLake-HX游戏本上,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性能提升了。
升级前
升级后
首先,我们用AIDA64测试了升级内存前后,酷睿Ultra9 275HX处理器的整个内存子系统性能表现。结果很明显,6400频率的CUSODIMM内存,让CPU的内存带宽比标配5600MHz SODIMM时提升了大约18%。
而且有意思的是,不止内存速度变化,甚至CPU的三级缓存带宽也跟着有明显提升。这可能是因为新的内存连带提高了CPU内部内存控制器的运行频率,从而增大了内部环形总线的带宽。
升级前
升级后
在CPU-Z的简易测试中,更换了内存的Ultra 9 275HX单核得分没什么变化,但是多核跑分小有提升,进一步追上了与桌面版Ultra 9 285K的差距。
升级前
升级后
在负载更大、更偏浮点性能的CINEBENCH R24中,升级内存对于单核成绩的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多核渲染得分,幅度大约在5%左右。
升级前
升级后
相比之下,内存频率从5600提升到6400,对于3DMARK的游戏向CPU测试带来的提升则没有那么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提升了最终成绩,也就是说确实进一步挖掘了这颗CPU的游戏潜力。
升级前
升级后
最后我们使用《赛博朋克2077》,在2K分辨率、全最高画质、“变态”光追的设定下,以不同的DLSS档位,考察了英睿达这款CUSODIMM内存对于游戏帧率的影响。
从结果来说,在高帧率项目中,换用频率更高的内存确实能带来可察觉的帧率提升。上涨幅度与CINEBENCH的多核得分增益程度接近,也在5%上下。
【【【总结:门槛更低的性能提升利器,可惜只兼容最新平台】】】
总的来说,作为本世代ArrowLake-HX标压平台的“最新官配”内存方案,英睿达的CUSODIMM内存与之前对应桌面平台的CUDIMM“大哥”一样,都是主打不挑主板体质、不需要进BIOS额外设置(不用打开XMP开关),“插上点亮”就能直接获得相当于超频之后的高带宽表现。
特别是对于游戏本而言,在本身功耗就相对受限,CPU和GPU都不可能有太大额外超频空间的前提下,使用CUSODIMM内存提升内存速度和CPU的缓存总线性能,实际上是一种稳定得多、也简单得多的办法。
更不要说从价格上来看,目前6400频率的CUSODIMM内存32GB套装不过数百元,甚至还有超大容量(96GB)、超低时序(C32)或更高主频(7200MHz)的多种规格可选。可以说无论是对于工作站、还是单纯想要简单提升游戏帧率的游戏本用户来说,它都是目前门槛最低、效果最实际的解决方案。
如果非要说缺点,可能也就是它目前仅能兼容ArrowLake-HX平台,无法用于其他的标压或低压笔记本这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