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阳鼓楼的状况令人震惊。去年刚耗费 340 万进行维修,然而如今屋顶却破开数个豁口,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心生疑惑。340 多万元的维修资金究竟花到了何处?网友们纷纷表达质疑,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却未能换来鼓楼的良好维护,不禁让人对维修工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是对公共资金的关切,更是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担忧。相关部门应及时对此作出回应,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以避免类似的质疑和担忧持续蔓延。
阳鼓楼疑坍塌 去年刚花340万维修
【凤阳鼓楼疑坍塌 去年刚花340万维修】5月19日傍晚,一则“安徽凤阳鼓楼坍塌”的视频在网络流传,画面中,这座拥有650年历史的明代建筑顶部结构出现大面积损毁,瓦片、木料如雨点般坠落,扬起漫天尘土。当晚,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紧急通报:鼓楼楼宇(1995年重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正在调查。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对古建筑保护与工程质量问题的广泛关注。据目击者描述,事发时鼓楼顶部突然传来异响,随后瓦片、木梁接连坠落,原本规整的屋檐部分断裂垂落,部分梁架裸露在外,屋顶破开数个豁口,内部结构清晰可见。现场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灰尘气息,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有网友质疑:“去年刚花340多万元维修,为何不到一年就出现如此严重的损毁?” 根据公开资料,凤阳鼓楼楼宇维修工程于2023年4月启动招标,由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中标,合同金额341.206万元。工程内容包括重檐歇山顶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和屋椽、斗拱及门窗油漆翻新、加高二楼栏杆等。2024年6月5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距今尚不足一年。
凤阳鼓楼又称中都谯楼,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是明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其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鼓楼台基,素有“华夏第一谯楼”之称。尽管现存楼宇为1995年重建,但作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它仍是凤阳的地标性建筑。
然而,此次瓦片脱落事件暴露出维修工程的潜在问题。有建筑专家指出,古建筑维修涉及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尤其是木质结构与瓦面的结合,需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和施工流程。若在维修过程中未对原有结构进行充分检测,或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可能导致短期内再次出现损毁。此外,340万元的维修资金是否真正用于关键部位,是否存在“重表面、轻实质”的情况,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凤阳鼓楼的损毁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地历史建筑保护项目陷入“修缮-损毁-再修缮”的恶性循环。以山西应县木塔为例,这座千年古塔因维修方案争议,至今未能彻底解决倾斜问题。而凤阳鼓楼事件中,维修工程合同工期仅180天,在涉及复杂古建筑结构的项目中,如此短的工期可能迫使施工方压缩工艺流程,影响工程质量。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将历史建筑保护异化为“政绩工程”,片面追求工程竣工速度,而忽视长期维护机制建设。数据显示,我国古建筑年均自然损毁率约0.5%,但人为管理失当导致的损毁率可能更高。这种“重建设轻养护”的思维,正在加速文化遗产的消亡。
340万元维修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其使用效率直接关乎纳税人权益。然而,现行工程追责机制往往止步于“无人员伤亡”的表面结论,对资金浪费、工程质量问题缺乏深度问责。以2021年山西应县木塔维修争议为例,类似事件中,承包方、监理方、验收方的责任边界始终模糊。若不建立“终身追责制”,类似凤阳鼓楼事件将反复上演,公共财政将持续为低效治理埋单。
此外,历史建筑保护涉及公共利益,但维修方案制定、资金使用、验收评估等环节普遍缺乏公众参与。对比日本“町并保存”制度,其通过居民委员会深度介入古建维护,既保障了资金透明度,又提升了保护效果。我国可借鉴此类经验,通过立法明确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知情权、监督权,避免保护工程沦为少数人的“技术黑箱”。
凤阳鼓楼的损毁,暴露出我国古建筑保护在制度、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短板。专家建议,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将工程验收与长期维护挂钩,将专业评估与公众监督结合。例如,对维修工程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若在一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承包方负责返修;同时,建立古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结构安全状况。
此外,还需加强古建筑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目前,国内精通传统建筑工艺的工匠数量有限,部分维修工程依赖外包团队,导致工艺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设立专业院校、开展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专业人才,是古建筑保护的长远之计。
凤阳鼓楼的瓦片坠落,敲响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警钟。当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面临损毁风险时,我们不仅要追问工程质量的责任,更要反思制度设计的漏洞。唯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透明的监督体系、专业的技术队伍,才能让340万元的维修费真正转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伞”,而非又一次“形象工程”的注脚。
以上就是【凤阳鼓楼疑坍塌 去年刚花340万维修】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