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久实属罕见
【俄方: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久实属罕见】2025年8月31日清晨,一架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俄罗斯总统普京走下舷梯,红毯两侧的中俄两国国旗迎风招展。这场持续四天的“超长访问”从这一刻正式拉开帷幕——克里姆林宫直言,这是普京执政24年来首次在任何国家停留如此之久,俄方用“史无前例”形容此次行程,而中方则以“世纪之行”回应。当世界目睹中俄领导人并肩走入人民大会堂时,一场改写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大棋局”已然落子。
根据克里姆林宫公布的行程,普京的访问从8月31日持续至9月3日,涵盖天津、北京两地,涉及上合组织峰会、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十多场双边会晤及一场可能改写朝鲜半岛局势的“神秘会谈”。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坦言:“如此长时间的出访极为罕见,代表团规模更是空前。”
这支“超级代表团”阵容堪称豪华:三位副总理、十多位部长、能源巨头高管及军工企业负责人随行,仅经济领域就涵盖石油、天然气、农业、汽车等核心产业。更引人注目的是,普京将在天津上合峰会期间与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三场关键会晤,而在北京期间,塞尔维亚、越南、刚果(布)等国领导人也将排队等候与普京对话。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专家指出,“四天时间足够让中俄完成从能源管道签约到金融本币结算、从联合军演方案到全球治理倡议的全方位磋商,甚至可能为朝鲜半岛无核化开辟新路径。”
8月31日下午,普京首先飞赴天津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这场由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盛会,恰逢美国对伊朗发动“钻地弹袭击”引发油价暴涨、台海局势因美军舰穿越再度紧张的敏感时刻。中俄选择此时高调“秀肌肉”,绝非偶然。
“美国正在用‘印太战略’和北约东扩同时挤压中俄战略空间。”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报告直言,“当美军B-2轰炸机向伊朗核设施投下13吨炸弹时,中俄在波斯湾的联合护航方案已进入最后磋商阶段;当美国威胁对华加征汽车关税时,俄罗斯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海外市场。”
数据印证着这种“背靠背”的紧密: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本币结算占比超95%,彻底摆脱美元桎梏;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即将签约,年输气量达500亿立方米;更令人震惊的是,俄罗斯已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去西方化”的独立经济体系正在崛起。
“当美国忙着拉拢盟友搞‘小圈子’时,中俄却在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专家评价,“上合组织、金砖机制、‘一带一路’……这些多边平台正在成为非西方国家合作的核心载体,而中俄关系的深化,无疑为这些机制注入了‘核动力’。”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签约已进入倒计时。这条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的“能源大动脉”,不仅将使俄罗斯彻底摆脱对欧洲市场的依赖,更让中国获得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更关键的是,中俄正探讨在管道沿线建设联合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形成“从开采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合作。“这相当于在欧亚大陆腹地埋下一根‘能源地雷’,任何试图破坏中俄能源安全的势力都要掂量后果。”能源专家指出。
当美国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冻结中国海外资产时,中俄早已秘密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此次访问,双方预计将宣布扩大本币结算范围,在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领域实现100%本币交易;同时,中俄联合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也将浮出水面,要求按各国GDP占比重新分配投票权——这直接挑战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面对美国在台海频繁军演、北约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中俄正构建“全域安全防御体系”。据俄媒披露,普京随身携带的波斯湾护航方案,可能包括中俄海军联合巡航、共享情报网络等内容;而在乌克兰问题上,中俄或将联合提出“和平新方案”,要求美国停止军援、北约撤出东欧——这相当于在欧洲心脏地带插下一把“战略匕首”。
9月3日,普京将与中方领导人共同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一安排充满深意:当俄罗斯在乌克兰推进“去纳粹化”行动时,中方在台海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两国用共同纪念历史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决心。“任何试图篡改二战历史、美化法西斯的行为,都将遭到中俄的联合反击。”普京在访华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强硬表态。
就在普京访华前夕,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突然取消原定访问伊朗的计划,转而秘密抵达北京——尽管中朝双方均未证实“金普会”传闻,但韩国情报部门披露,金正恩随身携带了“朝鲜半岛无核化新提案”。如果会晤成真,这将是2019年以来朝俄最高层首次面对面交流,其战略冲击力不亚于一场“小型核爆”。
“世界正在见证一个多极化新秩序的诞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俄关系的深化,不是针对第三方的‘结盟’,而是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当9月3日的夕阳染红天安门广场时,普京的专机将再次腾空而起。但这四天里留下的,远不止一份能源合同或一份联合声明——中俄用“超长访问”向世界证明: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两个大国完全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用合作替代对抗,用共赢取代零和。
四天四夜,或许不足以改变所有,但足以让世界看清:一个新的时代,正在中俄领导人的握手间,轰然开启!
以上就是【俄方: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久实属罕见】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