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的愿景,是希望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10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
在2021年,《原神》大获成功席卷全球,米哈游创始人之一的蔡浩宇在分享会上说出这句话时,不管是玩家还是业界,都在对这番话进行着反复咀嚼。

当时“元宇宙”概念正热,各种概念股层出不穷,互联网公司纷纷画饼,Facebook更是直接改名“Meta”,也因此在蔡浩宇说出这句话时,有不少人认为米哈游“这波也在画饼赶潮流”。
对蔡浩宇所说的“虚拟世界”,其“VR”、“AR”技术结合方向的开发设想更是数不胜数。
尤其是在当时米哈游积累起了“鹿鸣”这一条技术线,还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建立”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该项目合作的主要内容为脑接口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由米哈游提供专项资金。

对于蔡浩宇所设想的“虚拟世界”,当时大家想到的是超现实,是完全新一代的超前技术,是那些只存在于影视与小说情节中的内容。
而到了今天米哈游首曝的新作《Varsapura》,这款蔡浩宇自《原神》后再次操刀,第一次曝光就直接拿出31分钟实机来“招聘”,甚至据传连实机剪辑和视频简介都是蔡浩宇亲自上阵的产品,却属实与曾经人们想象中的那个“虚拟世界”不太一样。
还是要“拯救世界”
关于《Varsapura》这个产品,在今天发出首曝视频后,感兴趣的玩家几乎都已经进行了观看,而对它的玩法分析文章也出了一篇又一篇,因此游戏矩阵在本篇文章中并不会过于详细地分析游戏玩法,我更想与你聊聊视频里的一些或有趣或更遥远一点的内容。

《Varsapura》是一款开放世界的游戏,这在实机视频里已经展现无遗,你看不到过图加载,自由度颇高,米哈游在游戏里给自己留出的玩法方向与玩法空间拓展也相当广阔。

而这一作的游戏主线目标还是“拯救世界”,在实机片尾最后的那段对话中:
“喵局长定了什么目标?”
“嗯……拯救世界。”
这段对话出现的瞬间,视频弹幕上刷起了米哈游那句经典的“技术宅拯救世界”,大家调侃着“拯救世界”这个主题,也将喵局长与蔡浩宇在玩家间的爱称“蔡喵”重叠。

嗯……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现实与虚拟的同频呢?就像是在《Varsapura》这个虚拟世界里,“蔡喵”局长已经抢先入驻,他在另一个世界的目标,依旧是“拯救世界”。
而至于蔡浩宇要怎么让其他玩家和人们愿意去往《Varsapura》世界,在这次实机内容里,游戏矩阵觉得重点内容在于不一样的“沉浸”与“自由”。
今早实机视频首曝,游戏矩阵有两位同事观看完都发出了“又美剧化又二次元”的感叹。
他们觉得这半小时的实机观看很像是在观看美剧,叙事完整、无缝,镜头语言,画面留白、光影烘托让这半小时的实机演示相当流畅自然,在叙事过程中展示的“gameplay”内容更是与叙事浑然一体。

不是“前言讲完了,接下来应该到了展示玩法内容的时间了”,这样的能明显感受到叙事服务于游戏玩法演示的常用处理方法,而是有一种“故事发展到了这里,就是应该出现这样的内容”,让玩法与互动本身也成为了游戏叙事节奏的一部分。

同事觉得《Varsapura》这种做法很巧妙,甚至一定程度上说是《Varsapura》在这次实机视频中展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不破坏故事流畅体验,同时兼顾玩法的融入,这会更容易让玩游戏的人模糊《Varsapura》的“游戏”性质,随着游戏的叙事与世界展开,像是在亲自演电视剧一般自然而沉浸式融入和相信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
而在《Varsapura》里,其角色的建模同样成为了它风格化特征的一部分,写实的游戏场景,搭配的不是传统的写实风人物建模,也不是米哈游过往常用的赛璐璐画风+3D卡通渲染,而是“鹿鸣”这一个米哈游新尝试的“二次元”与“写实“兼顾的人物建模画风。
有更细腻贴近于现实的人物表情与动作表现,也具备二次元风格的萌感,虽然在玩家评论中,仍有部分认为目前这种“二次元写实风”与场景画面融入还不够和谐,但确实它有让人眼前一亮,与常规市场游戏乃至米哈游的过往游戏做出了差异化区分,同时也延续了米哈游的“二次元”与“宅”气质。

而《Varsapura》实机演示视频中自由度的重点无疑是“开车”与“AI”融入后对游戏自由度的提升。
视频中有将近5分钟的城市开车纯享镜头,期间既是一场技术力的炫技,也是对游戏城市风貌与游戏自由度的展现。
玩家可以在城市里“加速飙车”、“倒车行驶”、“漂移”,也可以开车对道路两旁的树木、路灯进行破坏,这是开车的自由度体现。


虽然游戏目前在初次实机内容里,并没有出现过多的道路内容,车辆与车辆,乃至与行人的“互动”,都没有出现在视频之中,你也并不知道《Varsapura》“开车”能否像《GTA》一般随心所欲。
但5分钟的开车视频里,《Varsapura》对于“开车”这一项游戏体验展现的相当具体,这让人几乎可以肯定,未来在游戏里,关于“载具”的游戏体验,会成为游戏的重要玩法内容之一。
此外自由度还隐晦表现在部分人物对话时,《Varsapura》在视频对话里出现了大量带有类似判定性质的对话选项,对话后续可能产生的判定结果与剧情分支自由度,都明显不同于常规二游,这极有可能是融入AI演算,让玩家的选择能够影响开放世界的一定内容发展,从而赋予游戏更高的自由度。

并且《Varsapura》展现出的NPC对话并不是站桩对话,人物在对话时,有着相当丰富的肢体与表情语言,镜头也会不断切换,是真真的“人物演出”,让“沉浸式参与另一个世界故事演出”的体验感更足了。

我在观看完《Varsapura》31分钟的实机视频后,除了对它是米哈游新一代“旗舰游戏产品”的认知,还像是看了一个“拯救世界”剧集的预告,让人想给视频结尾打上“精彩正片敬请期待”八个大字。

下一代“旗舰产品”
说实话《Varsapura》真的和大家想象中的那个可能涉及VR/AR内容的“虚拟世界”游戏真的不太一样,不过我并不觉得它和蔡浩宇所说的那个“打造出全球10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概念有所冲突或者背离。
米哈游对于创造出如同《头号玩家》、《黑客帝国》这样真正能够完全沉浸其中的虚拟世界绝对是有所构想与野心的,未来也真的可能会推出有着“脑机接口”的虚拟世界游戏,但这是需要过渡与成长的。

在现实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合适高度的情况下,你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个大胖子,而《Varsapura》无疑是米哈游认为在现有技术上,可以对虚拟世界理念进行新诠释的新阶段性产品。
它更沉浸,是二次元与写实的结合,能有更多的代入与现实生活场景转移可能;并且近几年高速发展的AI技术,又为其提供了自由度更高,更具随机性,也更符合玩家设想的“自由世界”发展可能。

游戏实机里在招新人,现实世界米哈游也同步发布了《Varsapura》招聘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真的实现意识上传,脑机接入之前,如何构造一个“10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才是《Varsapura》这个阶段的最重要任务。
毕竟当玩家脑机接入后,如果进入的世界过于无趣与刻板,甚至会出戏的话,我想这绝不会是玩家“愿意”生活的虚拟世界。
换一种说法,如果《Varsapura》能在当前阶段展现出极高的沉浸代入感,能让玩家认可它们可以通过《Varsapura》中的游戏体验,而感受到另一种人生体验的沉浸,那么我认为米哈游关于“虚拟世界”的设想,才是获得了关键性成功。

而在过去的产品中,其实米哈游一直在不断积累这种细节与沉浸感的破壁与提升。
拿最近的《崩坏:星穹铁道》出圈案例来讲,随着游戏内翁法罗斯剧情大结局的来临,游戏内的“翁法罗斯”被删除,游戏外米哈游也进行了沉浸式的预热与玩家情绪引导,用隐藏过往发布过的“黄金裔”角色视频与角色告别话语,更换官号背景图等操作,来同步实现现实内“翁法罗斯”被删除的进度推进,让无数玩家带入与沉浸在剧情的发展中。


又比如《原神》每年举办的“原神FES”,将游戏场景搬到线下,让玩家跨越尘世,异世相遇,短暂来到“提瓦特大陆”。

除了线上的游戏内容,米哈游通过无数这样的运营细节,让玩家体验延续到线下,与玩家一起共同编织出一个拥有强大引力、让人愿意投入情感并沉浸带入,长期驻留的“世界破壁感”。
而《Varsapura》明显是米哈游在技术积累足够后,开始进行的下一阶段性尝试,同时它作为米哈游“全球10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的开端,我真的很好奇《Varsapura》会为这个伟大的命题带来哪些成长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