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竟有学生靠老干妈下饭,而职工餐却又多又好,这种鲜明的反差令人震惊。相关部门已迅速行动,立案 53 件,处分 48 人,彰显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严肃对待。这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更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希望通过此次事件的处理,能让类似的不公平现象不再出现,让每一个群体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
【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5月20日,#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据最新一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消息,在“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会上,四川绵阳梓潼县纪委监委片区协作组负责人分析,这种低配学生餐与高配教职工餐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学生伙食费管理、食堂采购、教师陪餐等方面可能存在风腐问题。梓潼县纪委监委联动多部门深入全县中小学(含幼儿园),紧盯食堂经费使用、采购招标等环节,查阅资料、座谈相关人员,深挖出82件问题线索。集中整治中,通过成立专班、制定方案、联动监督等方式,查找“风腐责”问题,立案53件,处理处分48人,挽回经济损失548万余元。整治后,今年全县农村寄宿制及城区中小学校学生食堂就餐率达100%,师生和家长满意度达99%。绵阳是四川教育重镇。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披露的信息中,绵阳市平武中学原食堂经理吴某案正是当地在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中查办的一起典型案件。平武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吴某刚担任平武中学食堂经理这一职位短短两个月,便迅速被贪欲蒙蔽了双眼,开始利用手中经理的职权,从学校食堂这块“蛋糕”中大肆敛财。
2019年10月,食堂小吃部的承包人吕某某,深知在承包过程中吴某给予了不少“关照”。为了表达对吴某的感谢,也为了日后能继续得到吴某的支持,吕某某精心准备了2万元现金,当作好处费送到了吴某手中。吴某毫不推辞,欣然收下。此后,尝到甜头的吕某某仿佛找到了“捷径”,从2019年10月直至2024年4月这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吕某某先后12次以食堂小吃部利益分配为借口,将一笔笔好处费送到吴某手中,累计金额高达51万余元。
“吴某对校内各类食品供应的把控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用‘雁过拔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就连食堂小卖部的面包供应,他都要从中‘揩’上一手。”负责办理此案的办案人员无奈地介绍道。平武中学小卖部的供应商彭某某,为了能在学校顺利供应货物,与吴某维持良好的关系,不得不按照每个面包0.2元的金额给吴某“回扣”。虽然一个面包的“回扣”只有2角钱,看似微不足道,但“苍蝇腿再小也是肉”。多年来,随着面包供应数量的不断累积,吴某累计收受的“面包回扣”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最终,平武中学鉴于吴某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果断与其解除了聘用协议。同时,吴某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进行审查,检察机关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后,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一顿校园餐,从单价来看似乎就10元钱左右,乍一看确实没什么牟利空间。然而,由于学校就餐人数众多,每天的就餐频次高,食品供应量极大,这背后隐藏的腐败金额可不是小数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报道中,绵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红严肃地介绍道,“在‘校园餐’领域,长期以来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学校食堂经理、总务主任这些岗位,虽然职位级别不算高,但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却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像吴某这样,把学校食堂当成自己‘小金库’的腐败问题。”
平武中学原食堂经理吴某的案例堪称典型。从2019年10月至2024年4月,其通过承包商“利益分配”、供应商“回扣”等手段,累计敛财超53万元,甚至将“面包回扣”细化为每个0.2元。这种“雁过拔毛”的敛财方式,折射出校园餐领域权力运行的失控。食堂经理、总务主任等职位虽低,却掌握着食材采购、供应商遴选等关键环节,形成“小官大贪”的温床。据统计,绵阳市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中立案53件,处理处分48人,挽回经济损失548万余元,这一数据背后是权力寻租的普遍性与系统性风险。
校园餐腐败的滋生,暴露出监管体系的脆弱性。一方面,教育部门对食堂经费使用、采购流程的监督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伙食费被挪用、教师陪餐费被违规发放等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供应商与管理者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回扣”“好处费”等手段规避监管。绵阳市纪委监委指出,“校园餐”领域长期缺乏有效监管,正是腐败频发的根源。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学校将食堂视为“自留地”,以“市场化运营”为名掩盖权力寻租,实则将学生利益异化为个人私利的筹码。
有人或以“校园餐市场化”为借口,将腐败问题归咎于市场机制。然而,市场化绝非腐败的挡箭牌。吴某案中,承包商与供应商的行贿行为,本质是权力与资本的勾结,而非市场竞争的结果。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应建立在透明、公正的制度框架下,而非放任权力寻租。此外,学生伙食费与职工餐的“双标”现象,恰恰证明所谓“市场化”已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
校园餐腐败并非孤例。从全国范围看,多地曾曝出食堂采购虚报价格、伙食费被挪用等丑闻。其根源在于教育系统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衡。要根治这一问题,需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建立食堂经费独立核算机制,确保学生伙食费专款专用;其二,推行食堂采购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审计,打破利益链条;其三,强化教育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动监督,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以上就是【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有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