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世界赛奖金分配公布,T1独揽700万,BLG第11名获得120万,随着S15世界赛落幕,官方也公布了最终奖金分配情况,这份榜单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几支热门队伍的最终排名与奖金对比,尤其是被许多观众戏称为“16强”的BLG,却意外地稳稳拿到了“第9~11名”的官方定位,引发热烈讨论。

首先来看奖金结构:冠军T1拿下100万美元,这是他们又一次在世界赛登顶后的荣耀加冕,KT作为黑马闯入决赛,也凭借精彩表现获得80万美元;四强GEN与TES则同为40万美元,整体来看,今年世界赛的奖金梯度依旧明显,但各名次之间的差距并未大到夸张程度,更多像是对成绩的肯定与激励。

但真正让观众乐了的,是BLG的官方排名,尽管他们被观众调侃为“16强”,甚至成为今年世界赛最具争议的LPL战队,但官方排名却将他们列于9~11名,并由此获得高达17.5万美元的奖金——折合人民币超120万,也就是说,从结果上看,BLG不是“世界赛倒数”,而是“名副其实的 11 强”。

这背后牵涉的是世界赛不同阶段的积分结算方式,小组赛阶段的胜负、对局数、晋级情况都会影响最终官方排名,而不仅仅是淘汰轮的成绩,也正因为如此,虽然BLG在淘汰赛阶段表现糟糕,但小组赛中的胜场仍然让他们保持了一个相对体面的名次。

于是网络上便出现了一种颇具戏谑的调侃:BLG“赛内打得差,但赛制救了他们”,尤其与同为LPL的AL对比更为明显,AL八强出局,却获得30万美元,而BLG看似“16 强”,却仍能排到9~11位,比部分八强队伍的官方排名更高,这种“体感与现实不符”的反差,也带来了不少调侃与讨论。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世界赛的赛制并不单纯以一场BO5决定全部价值,即使在淘汰赛表现失利,选手们先前的努力仍然会在最终排名上有所体现,这对于战队来说或许是安慰,而对于观众而言,则是一种重新审视赛制公平性的契机。

BLG的世界赛表现确实难逃争议,但从官方排名来看,他们也没有“跌成段子”,而是以11强的成绩结束了全球总决赛,未来他们是否能摆脱今年的阴影,或许才是LPL粉丝更关心的事情,而这份奖金榜,也算是为S15增添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注脚:有些队伍不仅比赛过程值得讨论,排名本身也充满故事,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