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电子竞技产业如今正发生着深度转型,大家的目光早已不局限于赛事、看量、流水等,而是愈发重视起电竞所衍生的一系列可持续消费生态和商业模式。微博这次的竞燃之夜,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案例,从中可以看到其正从“用户联结”、“商业拓展”和“运营效率”等角度发力,来为电竞的发展寻找更多增长突破口。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30 岁及以下的中国电竞用户占比接近7成,年轻化趋势明显。
这也很符合我的“身边统计学”,周围的年轻同事,自己的外甥、侄女,不论人生处于什么阶段,有着怎样的日常,都或多或少的喜欢玩游戏,对电竞赛事有着相当的热情。前段时间《英雄联盟》举办S15总决赛的时候,那真是上到老、下到小,感觉全民都在热议!而当看到《三角洲行动》终于要开启搜打撤的电竞之路时,朋友圈的“洲友”们也都立刻“炸锅”,争相讨论在赛场上当鼠鼠还是猛攻哥更有收益。

因为这一年轻化属性,寻找年轻用户,成为了抢占电竞行业先机的关键。
作为覆盖了90%以上赛事IP,电竞用户超1.33亿的大型社交平台,微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土壤优势,并已顺应年轻化趋势构建起了“观赛—互动—消费—衍生”的一体化场景。

先从“观赛”和“互动”这两点来聊,就是通过将实时追踪热点的优势与活跃的社交及二创相结合,进一步增大传播势能。
像是前两天刚刚结束的《英雄联盟》S15,相关话题就引发高度关注。其中#英雄联盟S15#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了19.6亿、#S15观赛日记#在赛事举办期间涌现大量UGC内容,不仅类型多样,且优秀作品繁多。


还有《王者荣耀》的2025年KPL年度总决赛,微博成绩也很恐怖,达成了8小时内80个主榜热搜、累计在榜时长达123小时的创举。

总的来说,站在行业的第一线,为年轻用户们以电竞为纽带的生活方式提供表达空间,微博这套百用不厌的“组合拳”,正随着电竞年轻化呈现出更显著的效果。
然后再聊聊“消费”和“衍生”,这是微博今年的布局重点,直击电竞行业当下的主要痛点。
实际上许多电竞赛事、电竞战队都面临着营收模式匮乏的问题,单纯的赛事流量或职业选手打出来的流量,一直不能很好的转化为收益。
那么微博是如何破局的呢?很简单,他们看中了正在年轻群体间风靡的“谷子”。

“谷子”是一种游戏、动漫的IP衍生周边,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感投射”和“社群归属”,是年轻人用以表达热爱的重要方式。
而从电竞战队的角度来看,发展谷子经济,既不耽误选手日常训练,还有助于充分发挥选手的IP价值,综合成本并不高,无疑是一种很值得尝试的,面向高粘性粉丝的低门槛变现思路。
微博正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电竞衍生品闭环商业模式,不断强化“看电竞、追选手、买周边,都上微博”的用户心智,持续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与期待感,在和电竞战队联合“卖谷”的同时,还借此机会,努力为粉丝和社群、粉丝和选手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社交关联。
比如在八月下旬推出的《LPL星火选手卡》中,就出现了带有选手专拍素材的拍立得特卡,以及带有选手亲笔留言的留言特卡。两种特卡分别只能通过抽卡和积分兑换的方式获取,对愿意付出足够情感投入的粉丝而言,其收藏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微博还在活动期间于LPL、英雄联盟赛事、战队选手等相关词及关联超话处设置了显眼的活动入口,粉丝带相关话题完成晒卡任务,还可领取满减优惠券,以此营造展示选手亲密度的话题空间,调动选手潜在的粉丝群体的买谷热情。同时,联动S15赛事直播,实现“观赛即得周边”,持续引流转化,形成从内容到消费的无缝衔接。

这套“谷子经济”玩法,过去一年里已多次取得亮眼成绩:以KPL选手为主题的光启系列卡包首期上线3天售罄,登顶微博ACG IP集卡榜首位,相关分享活动促使KPL相关超话的总发帖量提升了102%。第五人格赛事收藏卡在预售期间更是获得了超百万的GMV,订单复购率达55%!
这些成绩不仅印证了电竞衍生品在年轻群体中的强劲消费力,也系统展示了微博从热度引爆、粉丝深度互动到高效销售转化的全链路营销实力,同时,有力佐证了以年轻群体为主的实体消费,可以有效提升赛事的商业价值。

如今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已经逼近5亿大关,但如此庞大的基数,令电竞与其他领域的用户群体已有着很高的重合度,进而呈现出多个领域互相渗透的多元化现象。
“竞燃之夜”就是微博以电竞的多元化为出发点,从“电竞x体育”的角度做出的尝试。这种尝试并非简单粗暴地不同领域叠加,二者都以公平竞技为基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挑战人类极限,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可以说有着极多共性。
微博在竞燃之夜中不仅设计了一条从电竞圈到体育圈的破圈路径,还进一步圈层穿透到了泛娱乐圈,邀请了多位在年轻人中人气很高的娱乐圈明星大咖,吸引海量泛娱乐用户来接触电竞、关注电竞。

比如早在11月3日,竞燃之夜官博宣布时下大火的内地男演员任嘉伦成为了第一个特刊封面人物后,不少任嘉伦粉丝就聚集而来,主动帮助宣传竞燃之夜,由此形成了第一次小破圈。

在盛典当天,电竞、体育、娱乐三圈的“梦幻联动”更是短时间内连续引爆多条热搜。其中#iG和邓亚萍林丹合影#、#一诺邵子恒重拳出击#等话题纷纷登上热搜榜前列,实打实地将电竞在竞燃之夜的高光中,转化为了跨圈层社交话题,进而在互动中实现了用户群体的双向转化。

竞燃之夜还为粉丝们提供了很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玩法,比如“竞燃名人堂”活动,就给了粉丝们在线上打榜,为选手助力的途径,而感受到粉丝们关爱的选手们也在活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这不仅创造了许多温暖提贴心的互动时刻,还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反哺热度。

最后,电竞的多元化不只是不同圈层的互相融合,也包括更多元的玩法,尤其是线下玩法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空间。
像是在六月举办的第一届和平精英职业联赛嘉年华“PEL奇遇时光”,就是微博为探索多元消费场景而打造的经典案例。
在这场嘉年华中,24位PEL顶尖明星选手及3位知名解说身着创意古装亮相,伞兵Paraboy在现场开了一家“百年伞店”,和粉丝一同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古风纸伞;诚c则化身为茶肆掌柜,为前来休憩的粉丝送上一杯杯乌龙茶。

“PEL奇遇时光”采用“文化+科技”、“电竞+文旅”的轻量化运营模式,成功将PEL职业联赛的线上流量转化为岳阳的线下文旅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添了一把火。
如果进一步发散思维,就会发现在“电竞+文旅“之外,“电竞+非遗”“电竞+周边”“电竞+美食”“电竞+教育”等等,还有太多可探索的空间,未来通过电竞俱乐部、电竞选手同各个地方、领域进一步深度合作,联手策划,一定能为电竞产业、地方经济与广大玩家带来很多惊喜!

如果说年轻化和多元化是电竞产业深度进化的核心思路,那么广泛化就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路径,也即在探索中沉淀出足够可靠的策略、方法论,助力更多游戏在电竞化之路上走的更好也更远。
如今微博在推动电竞发展上的诸多策略已经呈现出了很强的广泛性,对各类游戏有着很高的兼容性,无论是老牌的《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还是新兴的《蛋仔派对》《三角洲行动》等,都借助微博的力量在电竞化之路上获得了强大助力。
比如这次竞燃之夜中,微博就巧妙地将以《英雄联盟》为代表的传统项目选手和以《三角洲行动》为代表的新兴竞技选手安排在一个舞台上,让两个游戏的玩家获得了一个互相交流、破圈融合的契机。

总的来说,微博在电竞领域打造的这套以“热点+社交”配合年轻化运营方案,经过多年探索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一套可以高效复用的方法论,对全行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性。

(在数月前举办的刺激之夜中,微博就凭借成熟的运营模式取得了优秀的破圈效果)
如果再考虑到微博平台自身的独特优势,也就是其在电竞领域的庞大用户基数,还有以个性化推荐、互动玩法与话题运营为主的面向Z世代用户的年轻化运营方式。我认为在整个电竞产业中,微博目前所占据的“电竞年轻化生态核心阵地”位置,短时间内是很难被其它平台所撼动的。
自电竞产业从追逐流量的“注意力经济”迈向深耕用户和商业模式的“生态经济”起,相关从业者对风向变化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微博通过年轻化、多元化和广泛化三个角度入手,打造的诸如竞燃之夜这样具有创新性策略性的大型活动,对整个电竞产业的长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希望在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类似的具有突破性、创新型的大胆尝试。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电竞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太多未解的难题,很多游戏仍未找到合理的电竞化发展之路,甚至不少类型仍被认为永远不可能电竞化,如何找到更多创新的思路、科学的策略,帮助每一款想要电竞化的游戏快速实现目标,将是电竞生态下一步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