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王丹阳
当《王者荣耀》的虚拟战场遇上《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东方美学,当《叫我大掌柜》的模拟经营撞上广东醒狮的刚柔并济,广东游戏的“数字舰队”驶向全球市场,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文化叙事正在珠江潮头澎湃激荡。
2025年深圳文博会开幕前夕,广东游戏产业2024年以2604亿元营收、占全国近8成的市场份额,交出了一份“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高分答卷。以技术之手段,显文化之内核。提起中国游戏圈,总绕不开广州天河区的科韵路。在这里孵化出的多家游戏企业巨头,让世界看见中国数字经济的硬核实力与文化自信的柔软力量。
文化IP从“神话再造”到“全球共振”
“哪吒脚踏风火轮,敖丙身披冰晶甲”——《哪吒2》创造票房奇迹的背后,广东游戏产业延续对传统文化IP的“超时空改造”。
当《王者荣耀》将“魔童降世”的叛逆美学植入四款限定皮肤,这场影游联动的本质,实则是数字时代“文化编码”的重构实验:用游戏语言的交互性解构神话叙事,以影视艺术的沉浸感重塑英雄史诗,让3000年前的封神传说在方寸屏幕间焕发新生。
从汇聚8支中外战队的国际巅峰杯,到英雄联盟手游联动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再到广州塔打造“无限”夺金战场……单单是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就至少为广大游客和爱好者准备了三场游戏盛宴,打造“电竞+文旅”“游戏+文旅”的全新体验场景。
从腾讯游戏日活破亿的“现象级”生命力,到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实现全球用户突破亿级大关,再到三七互娱2024年全球发行的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超过23亿元,“内容为王”的铁律再次得到印证。
游戏不再是IP的衍生品,而是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基因的“超级培养基”。而这种创新绝非偶然。“游戏+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移动游戏营收1967亿元,客户端游戏增长5.4%,小程序游戏更以119%的增速成为新增长极。在这片产业沃土上,以腾讯、西山居、灵犀互娱为代表的企业集群,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内容深耕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
广东力量开辟出海征途的“新航海时代”
“游戏出海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战”——这已成为广东游戏厂商的集体共识。
近期国家层面积极鼓励国内游戏厂商开发精品游戏“走出去”。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明确的试点任务,包括“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
根据《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数据报告》,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持续升温,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逆势增长9.9%。深圳和广州合计占全省超九成。其中,移动游戏出海收入占整体游戏出海的99.16%。
广东有10亿元以上营收量级的腾讯、网易、三七互娱,1亿元以上营收量级的易娱网络、中旭未来、创梦天地等,也有5000万元以上营收量级的游莱互动、星邦互娱、望尘科技等;既有常年稳居头部的移动端游戏,又有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小游戏。广东游戏企业构建了一套清晰的游戏出海生态。
AI技术赋能,则让广东游戏出海有了新引擎。腾讯“游戏AI中台”实现角色设计效率提升300%,三七互娱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节省70%人力成本,库洛科技的“元工厂”模式让游戏迭代周期缩短至两周。当传统文创还在纠结“讲什么故事”,广东游戏已用工业化体系解决了“如何持续讲好故事”的世纪难题。
不只是生产力,2025GDC(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上中国游戏走向世界的“三大热点”——《王者荣耀世界》首次亮相、《黑神话:悟空》获最佳视觉艺术奖、库洛游戏《鸣潮》单日营收创纪录,均有“广东造”身影。
在AI“buff叠满”下,广东包含开发、运营、发行等游戏产业全链条和发达的数字经济基础,让游戏厂商们“如鱼得水”,将AI、云计算、大模型等应用于游戏产业的工业化项目中。
Sensor Tower的统计显示,2024年TOP30中国手游发行商的收入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36%。其中,腾讯为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第一位,而三七互娱的放置RPG游戏《英雄没有闪》,在2025年3月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iOS手游收入前十。
在电竞领域,近年来广东电竞出海成果同样显著,电竞赛事活动在海外频繁开展,《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卡拉比丘》等游戏产品在海外反响良好。
“不出海,就出局。”在“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双重驱动下,广东游戏在游戏出海这张桌子上,已经成为了局内人。